李清照
北宋末年,詞壇上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她的父親李格非,是學者兼散文作家;母親也長於寫文章。李清照自幼受家庭的教養,年輕時就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她的丈夫是太學生趙明誠,夫婦兩人都喜歡收藏金石書畫,他們合著的《金石錄》,對考古學有一定貢獻。
金兵南下,先後占領了河北、山東一帶,李清照夫婦逃難到江南。在混亂的局勢中,趙明誠病死在建康。此後,李清照便一個人漂泊於台、越、衢、杭諸州(均在今浙江省),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度過了寂寞困苦的晚年。
李清照是個多才多藝的女作家,她的詩和文都寫得很好,尤其精於填詞。她的作品裏,描繪的形象很生動具體,富於感情,語言也很精練。她在南渡以前,過的是比較安逸寧靜的生活,這時她的詞的主要內容是描寫對愛情的要求和對自然的喜愛。在風格上,她的詞的特點是婉約清新。
南渡以後,李清照麵對著苦難的現實遭遇,所填的詞感情極為沉痛,風格上也漸趨向蒼涼淒楚。例如,她的《聲聲慢》一詞,一開始就運用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七對疊字,來抒寫自己悲愁寂寞無法排遣的痛苦。末尾兩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更反映出作者愁緒的錯綜複雜。這種愁苦的情感,是由許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它所包含的內容,不光是個人的不幸,而是帶有時代和社會的因素的。
李清照生平著作,據《宋史·藝文誌》所載,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六卷,可惜這些集子後來都散佚了。現在還保存的《漱玉詞》是後人輯錄的,收有五十首左右的詞,僅僅是李清照作品的一小部分。
(張習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