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戚繼光

字體:16+-

元朝的時候,日本政府和元政府禁止兩國的人民互相通商往來。明朝初期,明政府與日本建立了貿易關係。後來,日本的一些在國內混戰中失敗的武士,勾結日本浪人和走私商人,帶著貨物和武器,一方麵走私,另一方麵不斷搶掠中國沿海地區的居民。這些進行走私活動與在沿海搶劫的日本浪人和走私商人,明朝人叫他們“倭寇”。

嘉靖二年(1523),有兩批日本商人在寧波發生了武裝衝突。他們焚掠寧波、紹興一帶,綁走了明朝的官吏,於是明政府廢除了寧波、泉州兩個市舶司,停止了對日本的貿易。

但是,日本的浪人和走私商人仍不斷來福建、浙江沿海一帶走私劫掠,並且和中國地方的大官僚、大地主勾結,甚至中國的奸商也參加了倭寇的海盜活動。這樣,倭寇之患便越來越厲害。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大規模地登陸侵擾,到處劫奪財物,屠殺人民,擄掠人口。我國東南沿海的人民遭受到了很大的災難。1555年,明政府調戚繼光到浙江駐防。

戚繼光(1528—1587),山東東牟(今山東萊蕪)人,武藝出眾,治軍嚴明。他到任以後,看到當地官軍腐敗,就親自到義烏招募了三千多人,主要是礦夫和農民,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編成一支新軍。隨後他又在台州等地招募漁戶,編成水軍。戚繼光的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人們稱之為“戚家軍”。根據江南的特殊地理情況,戚繼光還創造了一種適合在多水湖澤地帶作戰的陣法——“鴛鴦陣”。這種陣法以十二人為一作戰單位,長短兵器相互配合,指揮靈活,常在戰鬥中取勝。

1561年,將近兩萬的倭寇焚掠浙江台州。戚繼光率領大軍在台州附近和倭寇一連打了一個多月的仗,在當地人民的協助下,使侵犯台州的倭寇遭到殲滅性的打擊。

台州大捷後,戚繼光升任都指揮使,負起更大的海防責任。他又增募義烏民兵三千人,使“戚家軍”的精銳部隊增加到六千人。

1562年,倭寇又大舉侵入福建,到處燒殺搶掠。戚繼光奉命率領精兵從浙江到福建,他身先士卒,到福建第一仗就收複了被倭寇侵占達三年之久的橫嶼。接著,他乘勝進軍,攻克了牛田、興化(今莆田市),搗毀了倭寇的巢穴,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援閩的戰鬥告一段落,戚繼光班師回浙江。

戚繼光離開福建不久,又新來了大批倭寇,搶掠福建沿海各縣,攻占了興化城、平海衛(在莆田)等地。明政府命令俞大猷擔任總兵官,戚繼光為副總兵官,讓他們兩人火速開往前線。

嘉靖四十二年(1563),戚繼光從浙江率領新補充的“戚家軍”一萬多人,趕到福建和俞大猷會師,把敵人打得大敗,收複了平海衛和興化城。戚繼光因功升為總兵官。1564年,“戚家軍”又大敗倭寇於仙遊城下,給被圍五十天的仙遊城解了圍。殘餘的倭寇紛紛逃跑,福建的倭寇全被驅逐。1565—1566年,戚繼光又配合俞大猷肅清了廣東的倭寇。東南沿海的倭患至此完全解除。

(徐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