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天幹 地支

字體:16+-

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天幹、地支記載年、月、日,是我國人民長期以來的一種傳統習慣,它的起源很早。根據地下發掘出來的商朝甲骨文,我們知道,那時已經有了用幹支記日的辦法。商朝距今三千多年,也就是說,用幹支記日的辦法,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已經采用了。至於用幹支記月、記年,則比較晚些。現在可以考查出來的幹支紀年,是西周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那一年是庚申年。

用幹支記載年、月、日的方法,是把天幹和地支搭配起來,如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因為天幹隻有十個,而地支卻有十二個,所以當搭配到癸酉年時,天幹又得從頭輪起,即搭配成為甲戌、乙亥。同樣的道理,十二個地支全輪完以後,也得從頭輪起。這樣從頭到尾周而複始地輪流,當天幹輪完六遍的時候,地支正好輪完五遍;其年數整整是六十年,稱為一個甲子或稱一個花甲。因此,凡六十歲的老人或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我們可以稱他們為“花甲老人”或“年過花甲”的老人。

大約從西漢初年起,民間習慣上又把地支和十二生肖聯係起來。它們之間的關係按順序排列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凡是在子年出生的人,無論是甲子或丙子,還是戊子、庚子或壬子,他的生肖都是鼠;在醜年出生的人,無論是乙醜或丁醜,還是己醜、辛醜或癸醜,他的生肖都是牛。別的生肖也依此類推。

用天幹地支記載年、月、日,在我國曆史上曾起過一定的作用,它為我們考查曆史上的年代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因為從西周共和元年以來,許多重要的曆史文獻古籍,記載時間都是采用這個辦法,而且曆久相沿,從未間斷過。

(朱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