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英國侵略西藏

字體:16+-

英國侵略者自從把印度變為殖民地後,就野心勃勃地企圖通過印度進占我國西南廣闊富饒的邊疆地區——西藏。19世紀60年代後,英國侵略者就從印度派遣了大批特務間諜扮作傳教士和商人,潛入西藏,搜集情報,做進攻西藏的準備。1888年,英國侵略者公然派出軍隊,向西藏實行武裝侵略,曾遭到西藏人民英勇的抗擊。

1903年12月,英國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的新的武裝進攻。侵略軍一踏上西藏土地,立即遇到西藏軍民的英勇反擊。藏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拿起土槍、土炮、大刀、長矛,甚至“惡多”(這是平時打鳥、打牲口用的,為一包小石頭和一條繩子,用時把石頭用繩纏起用力甩出),奮勇戰鬥,誓死保衛祖國,保衛家園。

江孜的保衛戰最為英勇壯烈。江孜是西藏中心拉薩的屏障,藏族人民在這裏布下了天羅地網,英勇阻擊敵人。進攻江孜的侵略軍被西藏人民和西藏地方軍隊包圍了兩個多月,最後,率領這支侵略軍的軍官隻帶領了三四十個衛兵趁夜逃出重圍。

1904年6月中旬,英國重新拚湊的侵略軍,攜帶各種新式武器,再次向江孜進犯。守衛在江孜的西藏地方軍隊和藏族人民一道重新布置戰鬥,第一天就在乃尼寺把侵略軍打退。第二天,侵略軍用大炮把乃尼寺的圍牆轟倒,從缺口爬進寺內。寺內守軍,個個手持大刀,奮勇殺敵,經過兩小時的白刃戰,殺死敵人多名,後來因侵略軍愈聚愈多,才殺出重圍退出乃尼寺。他們退到江孜城內,和守衛在那裏的軍隊會合,利用江孜城內製高點的有利地勢,向進城的侵略軍英勇反擊。侵略軍用大炮、機槍幾次發動了猛攻,都失敗了。不幸,正在緊張戰鬥之時,軍隊的火藥庫突然失火爆炸,敵人趁機發動總攻。守在山上的軍隊在彈盡藥絕的情況下,用石頭堅持戰鬥,打退了敵人好幾次進攻,直到最後,才邊打邊撤。等敵人集中火力衝到山頂時,山上已空無一人了。

江孜失守後,7月14日,英國侵略軍開始向拉薩進攻。這時,達賴十三世已經出走,而清政府駐藏大臣有泰又存心媚外,不支持抗戰,所以,雖然西藏的人民和士兵曾經英勇抵抗,但侵略軍很快就侵入了拉薩(8月3日)。

侵略軍在西藏各地殺人放火,**搶掠,破壞寺廟,無惡不作。藏民遊擊隊不時出沒於拉薩城內和郊區,不斷地給敵人以意料不到的襲擊。侵略者飽嚐了藏族人民的鐵拳,知道不可能長期占領西藏土地,便急急忙忙逼迫西藏部分地方官吏簽訂所謂《拉薩條約》,匆匆退走。

《拉薩條約》規定給英國侵略者在西藏保有極廣泛的經濟、政治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激起了全國人民,首先是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清政府對此條約也不予承認。1906年中英雙方重訂條約,英國侵略者雖然取得了一些侵略利益,但它企圖分割中國領土西藏的陰謀終於遭到失敗。

(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