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四章 仙蹤再現2

這兩句話,盡泄寇仲怨憤的情緒,使得隻能作旁觀者的徐子陵心有同感,更想不到師妃暄有何可令人滿意的回答。

師妃暄平靜答道:“當你視爭取皇帝寶座為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標時,會為此作出個人的任何犧牲,唯一分別隻有你當皇帝的目的是為滿足一己的野心,還是為天下萬民著想。妃暄可以狠心殺你,正因我為的是百姓蒼生,可為此作個人的任何犧牲,包括永遠不能上窺天道,又或終身歉疚。”

解暉擊桌讚歎道:“說得好!隻有清惠能栽培出像妃暄般的人物。”

寇仲沉聲道:“妃暄可知若在洛陽之戰時我被你挑選的天子宰掉,隨之而來的將輪到你那個李小子被人宰。”

帥妃暄現出一絲充滿苦澀意味的神情,美眸輕輕掃過徐子陵,又凝視寇仲道:“那是另一個問題,妃暄隻知依現在的形勢發展行事,李世民不失巴蜀,天下尚可持二分之局。唉!少帥豈是如此婆媽的人,外麵無人的長街最適合作決戰場地,就讓我們的生或死決定巴蜀和未來天下的命運吧!”

徐子陵終於忍不住道:“妃暄!”

師妃暄緩緩別轉清麗脫俗的俏臉,秀眸對他射出懇求神色,輕柔地說道:“徐子陵你可以置身於此事之外嗎?妃暄為師門使命,自幼鑽研史學,理出治亂的因果。政治從來是漠視動機和手段,隻講求後果。我們全力支持李世民,是因為我們認為他是能為天下謀幸福的最佳人選。你的兄弟或者是天下無敵的統帥,卻缺乏李世民治國的才能和抱負。假設妃暄袖手不管,天下統一和平的契機就此斷送。李唐從強勢轉為弱勢,塞外聯軍將乘機入侵。這次頡利蓄勢已久,有備而來,縱使不能**平中土,造成的損害也會是嚴刻深遠的,百姓的苦難更不知何年何日結束,中土或永不能恢複原氣。”

寇仲憤然道:“問題是現在大唐的皇帝是李淵,繼承人是李建成,最後的得益者更是與你們勢不兩立的魔門。”

師妃暄恢複恬靜無波的神情,秀眸重投寇仲,一字一字地緩緩道:“故此妃暄說政治是不理動機,隻講後果。妃暄絕不懷疑少帥用心良苦,而非因個人的欲望和野心,否則子陵不會和你並肩作戰。試想你們縱可成功攻陷長安,必是元氣大傷的局麵。李世民則仍可據洛陽頑抗,且發動關內和太原餘軍全麵反攻,那時勢必兩敗俱傷。在天下誰屬尚未可知之際,塞外聯軍突南下入侵,請問少帥,這後果是否你想見到的呢?而這正是殘酷的現實情況。”

解暉點頭道:“妃暄絕非虛言恫嚇,塞外諸族在頡利和突利的旗下結成聯盟,隨時可發動對我中土的大規模入侵,情勢危殆異常。”

師妃暄輕輕道:“現在妃暄隻能見機行事,把最迫切的危機化解,少帥如能殺死妃暄,敝齋不會有人向少帥尋仇,就看少帥有沒有這本領。”

寇仲再次求助地望向徐子陵。徐子陵無奈苦笑,歎道:“我無話可說!少帥你好自為之,由今天此刻開始,隻要李世民尚在,我會袖手旁觀。”

寇仲諒解地點頭,頹然道:“妃暄的仙法真厲害,幾句話就把子陵從我身邊挪走。好吧!我承認鬥不過你,隻有一個要求,就是在李世民成為李唐之主前,巴蜀得保持中立,否則我無法向宋閥主交代,更無法說服他撤離瀘川,遠離巴蜀。”

徐子陵心中暗歎,師妃暄的出現,把寇仲攻陷長安的大計徹底破壞,統一之戰再無捷徑可尋,而決定在洛陽之爭上。正如師妃暄的預測,南北分裂的情況很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師妃暄柔聲道:“少帥很委屈啦!妃暄怎忍拒絕?”

解暉點頭道:“一切由妃暄作決定。”

寇仲竟哈哈笑道:“妃暄這一手確非常漂亮,小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兵不血刃的逼退我們軍隊,又不傷我們間的和氣。可是往後的形勢仍未樂觀,小弟隻好舍遠圖近,先收拾大江南北,再圖北上,看看是李世民厲害,還是我寇仲了得,小陵就讓他暫時休息散心。我真想知道,妃暄對此有何阻擋之術,可否先行透露少許消息。”

師妃暄淒然一歎,露出黯然神色,輕輕道:“少帥快會知道。”

寇仲色變道:“原來妃暄竟是胸有成竹,我則完全想不通看不透。”

師妃暄緩緩起立,美目往徐子陵投來,露出心力交瘁的倦意,柔聲道:“少帥請和解堡主研究保持巴蜀安定的問題,子陵送妃暄一程好嗎?”

徐子陵和師妃暄並肩步出東門,守城軍肅然致敬。

師妃暄道:“子陵惱我嗎?”

徐子陵茫然搖頭,說道:“妃暄不用介意我怎麽想,因為我也弄不清楚誰是誰非。”

師妃暄歎道:“我怎可不介意子陵對我的想法。”

徐子陵朝她瞧來,一震道:“妃暄!”

師妃暄迎上他的目光,平靜地說道:“若有其他選擇,我絕不會直接介入李世民和寇仲的鬥爭中,這是我盡一切辦法回避的事。師尊在多年前作出預言,若天下是由北統南,天下可望有一段長治久安的興盛繁榮;若是由南統北,不但外族入侵,且天下必四分五裂。這道理子陵明白嗎?”

徐子陵苦笑道:“我心中實不願認同妃暄的想法,可是聽過妃暄剛才那席話,不得不承認這可能性。”

師妃暄道:“當時我對師尊的分析並沒有深切的體會,到寇仲冒起,來勢強橫,我才真正體會師尊的看法。試想寇仲獲勝,李唐瓦解,原屬李唐的將領紛紛據地稱王,為李唐複仇,北方政權崩潰,塞外聯軍將趁寇仲忙於收拾殘局的當兒大舉南侵,寇仲能守穩關中和洛陽已非常難得。在這種情況下,中原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麵?”徐子陵為之啞口無言。

師妃暄徐徐續道:“在北方的超卓人物中,隻李世民具備所有令中土百姓幸福的條件,這是寇仲不敢懷疑的。他目前唯一的缺陷,是李淵沒有選他做太子,致令魔門有機可乘,讓頡利有渾水摸魚的機會,假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一切問題可迎刃而解。”

徐子陵苦笑道:“妃暄可知寇仲和李世民已結下解不開的血仇?”

師妃暄道:“在天下蒼生福祉的大前提下,有什麽恩怨是拋不開的?戰場上流血難免,須知下手殺竇建德的是李元吉而非李世民,而李世民更為此感到非常對不起你們,他請了空大師去勸寇仲,正顯示他對寇仲交情仍在。子陵啊!你曾說過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你會勸寇仲退出。為天下蒼生,子陵可否改采積極態度,玉成妃暄的心願?”

徐子陵頹然道:“太遲啦!寇仲是勢成騎虎,欲退不能,試問他怎向宋缺交代?即使他肯退出,宋缺仍會揮軍北上,攻打洛陽長安。沒有寇仲,宋缺仍有擊潰李唐的本領和實力。”

師妃暄道:“那是妃暄最不想見到的情況,宋缺長期僻處嶺南,其威勢雖無人不懼,但恐懼並不代表心服。況南人不服北方水土,兼之離鄉別井,追隨宋缺的又以俚僚兵為主,被北人視為蠻夷,不甘向其臣服,到那時南北重陷分裂,可以想見。”

徐子陵點頭道:“我和寇仲沒有妃暄想得那麽透徹,事已至此,為之奈何?”

師妃暄止步立定,別轉嬌軀,麵向徐子陵,微笑道:“你是我們山門的護法,自該由你動腦筋想辦法。”

徐子陵失聲道:“我……”

師妃暄探手以玉指按上他的嘴唇,製止他說下去,然後收回令徐子陵魂為之消的纖指,秀眸深深凝注地輕柔地說道:“由亂歸治的道路並不易走,妃暄隻能抱著不計成敗得失的態度盡力而為,可是個人的力量有限,妃暄可爭取的或能爭取的,隻是一個和平的契機。當這情況出現時,子陵你須挺身而出,義不容辭,不要辜負人家對你的信賴和期望。”

徐子陵隱隱感到她的話背後含有令人難明的深意,皺眉道:“妃暄可否說得清楚些?讓我看可如何幫忙。”

師妃暄容色平靜的輕搖螓首道:“現在仍未是時候,但很快你會曉得,子陵珍重!”說罷再對他看上充盈著溫柔纏綿意味的一眼,沒入官道旁林木深處。

徐子陵呆瞧她消失處,心底湧起的重重波濤久久不能平複。師妃暄這次為情勢發展迫降凡塵,修為更見精進,對“心”的駕馭似是揮灑自如,不再像以前般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現在的她不用再壓抑內心的感覺,大大減少修行的意味,變得更入世,可是徐子陵卻感到她在心境上離世更遠。龍泉城的動人日子一去不返,他該為此鬆一口氣還是失落?他自己也弄不清楚。雙方的心境均有微妙的變化,唉!

想到這裏,寇仲的聲音在他耳旁響起道:“無可否認我們的仙子對小弟是手下留情,如她把庫有真假的事泄漏給李世民,以李小子一貫的手段定可教我們慘吃大虧。目前則是各退一步,巴蜀中立,我們則不碰漢中。小弟隻好和李世民在洛陽城的攻防戰上見真章。”

徐子陵苦笑道:“是我闖的禍!”

寇仲伸手搭上他肩頭,搖頭道:“不!該是你救了我才對。師妃暄可非像你我般是凡俗之人,她是仙子嘛!事實上她早從蛛絲馬跡猜到寶庫另有玄虛,隻是從你口中得到證實,再推想出為何得寶庫可得天下的道理,而我們謀取巴蜀進一步肯定她的信念。幸好你有份泄密,故她瞧在陵少份上,一並把我放過,不利用這秘密來瓦解我們攻打長安再非奇兵的奇兵。”

徐子陵心底一陣溫暖,寇仲的分析大有道理,但總是以安慰他的成分居多。自己這位好兄弟正是這種心胸豁達的人,不會把得失放在心上,勝而不驕,敗而不餒。道:“妃暄幾句話令我袖手,你不怪我嗎?”

寇仲啞然失笑道:“你老哥肯助我度過最艱苦的日子,且為此差點送掉寶貴的小命,我寇仲早感激得涕淚交流。大家兄弟,怎會不明白對方心事,好好休息一下,到長安找紀倩那刁蠻女解解悶兒吧!唉!妃暄絕非虛言恫嚇的人,她必另有對付我的厲害手段。我擔心得要立刻趕回彭梁見宋缺,向他報告最新的變化,偷襲長安的大計宣告泡湯。勞煩陵少向雷大哥他們解釋我的不辭而別。”

徐子陵歎道:“我也在擔心。”

寇仲雙目神光大盛,沉聲道:“天下間再沒有人可阻止我**南掃北的堅定決心,剛才來此途中,我把自己的處境想通想透。師妃暄有她的立場,我有我的目標理想。為免天下淪入魔門或異族手上,個人的犧牲算熊,什麽一回事。我已狠下決心,拋開一切,全心全意為未來的統一和平奮戰到底,愈艱難愈有意義,愈能顯出生命的真采。長安事了後,立即回彭梁找我,說不定陰小紀早到那裏尋到她的兄長。我去啦!”

徐子陵重由東門入城,解暉撤去戒嚴,大街逐漸恢複生氣,部分店鋪更搶著開門營業,雖仍是人車疏落,比之剛才有如鬼域,自是另一番氣象。

解文龍換回一般武士裝束,在城門口候他,感激地說道:“巴蜀得免戰火摧殘,全賴徐兄支持妃暄小姐,否則若少帥接受挑戰,情況不堪設想。”

兩人並肩漫步長街,徐子陵微笑道:“解兄隻因不清楚寇仲為人,故有此誤會,即使沒有我,寇仲也是寧退兵不會與妃暄動手的。卻不知巴盟方麵情況如何?”

解文龍道:“爹往城南與四大族酋商議,事情應可和平解決,既有少帥點頭退兵,巴蜀又保持中立,大家是明白事理的人,一向關係良好,當不會出現新的問題。”接著道:“徐兄若不急著離開……”

徐子陵剛見到雷九指現身對街,打出詢問的手號,歉然道:“我回城是為與三位好朋友會合,然後立即離去,解兄好意心領了!請代問候嫂夫人。”

解文龍注意到雷九指,依依不舍地說道:“下回來成都,徐兄須來探訪我們,讓小弟和玉華可盡地主之誼。”

徐子陵對他的爽快大生好感,與他握手道別。

寇仲沿江全速飛馳,拋開一切擔心和憂慮,再不去想師妃暄對付他的將會是什麽手段,而隻往好的方麵著想。事實上他和宋缺心知肚明,縱使有楊公寶庫的攻城奇著,要收拾李淵仍是非常艱巨和代價極高的一場血戰。正如宋缺指出,楊堅是靠篡奪前朝得帝位,怎都會對手下防上一手,楊廣更變本加厲,針對內部謀反的可能而加強城防,特別是著重於皇城反擊的力量。即使寇仲能在城內設立堅強據點,從皇城來的反攻仍會很難挨擋。一天未能攻陷玄武門的禁衛所,一天長安仍在李淵手上。

長安之戰最後的勝利或屬於他們,但傷亡必然慘重非常、元氣大傷。到時他們將要麵對不再受李淵掣肘的李世民,對方不用倉促反攻,可改向南、北擴張,以洛陽為中心建立強大的新帝國。在這種形勢下,主動反落在李世民手上,演變為長期的對峙和連綿的戰亂是可預知的。所以利用楊公寶庫之計被師妃暄破壞,從這角度去看未必是壞事。隻要攻下洛陽,擊垮李世民,李淵將被迫死守關中,他們可從容收拾關外所有土地,待時機成熟始入關收拾再無明帥主持的關中。這想法令寇仲心中釋然,再沒有受挫的感覺。何況巴蜀可保持和平,宋解兩家不用正麵衝突,致致必為此欣悅,對他的觀感或會有少許改善。我寇仲是絕不會輸的。一聲長嘯,寇仲加速朝瀘川的方向掠去。

徐子陵、侯希白、雷九指、陰顯鶴四人正要從北門離城,後方有人喚道:“徐兄!”四人訝然回首。

徐子陵笑道:“原來是鄭兄。”

“河南狂士”鄭石如氣喘籲籲地來到四人身前,欣慰地說道:“如非我消息靈通,會與子陵失之交臂。你們趕著出城嗎?我們邊走邊談如何?”

徐子陵把雷九指和陰顯鶴介紹予鄭石如認識,一起離城。雷九指三人識趣的領路前行,讓兩人敘舊。

鄭石如道:“我剛見過解少堡主,得他指引來追子陵。在下沒說錯吧!宋缺一出,天下形勢立即逆轉過來。”

徐子陵點頭道:“鄭兄確是眼光獨到。”

鄭石如謙虛道:“子陵隻因身在局中,關心者亂,不及我這旁觀者的一對冷眼。聽少堡主說與你們達成協議,巴蜀保持中立,你們不會碰巴蜀。”

徐子陵道:“確有此事。”

鄭石如壓低聲音道:“子陵可知胖賈安隆被解暉逐離巴蜀,不許他再踏入蜀境半步。”

徐子陵訝道:“安隆做過什麽事?解暉對他如此決絕?”

鄭石如道:“聽淑明說,安隆與西突厥暗中勾結,還為統葉護穿針引線,搭上李元吉。此事犯了解暉大忌,故暗中部署,一夜間接管安隆在蜀境內百多所造酒廠,更向與安隆關係密切的幫會發出最後通牒,著他們以後與安隆劃清界線。安隆在無力反擊下黯然離蜀。”

徐子陵皺眉道:“如此秘密的事,怎會泄漏出來的?”

鄭石如道:“應是與吐穀渾的伏騫有關係,他來成都拜會解暉,三天後立即發生這轟動巴蜀武林的大事。”

徐子陵一呆道:“伏騫?”

鄭石如點頭道:“正是吐穀渾酋王伏允之子伏騫,約有五十多名隨從,入住五門街的五門客棧,出入均伴在他左右的兩名蠻女長得花容月貌、體態撩人,非常引人注目,成為近日城中談論的話題,大大衝淡巴盟和獨尊堡劍拔弩張的氣氛。”

此時眾人離城已過半裏,徐子陵在官道止步停下,說道:“我和伏騫有段交情,既知他在城裏,好應回去和他打個招呼。說來好笑,我和寇仲還誤信謠言,以為他們是統葉護的人,而李世民則與西突厥勾結,原來是李元吉。”

雷九指等立定前方,看徐子陵的意向。

鄭石如笑道:“近日成都謠言滿天飛,這樣的謠言小弟略有所聞,當然是一笑置之。子陵若想與伏騫敘首,不是回城而是往前趕,伏騫一行人今早從北門出城,目的地聽說是長安,子陵趕快點,應可在漢中追上他們。”

徐子陵欣然道:“那我就在此與鄭兄告別,他日有緣,大家坐下來喝酒聊天,希望那時天下太平,再沒有令人心煩的戰亂。”

鄭石如回城去後,徐子陵向侯希白道:“這次到長安,隻為向紀倩問個清楚,不論結果如何須立即離開。希白在巴蜀是識途老馬,不如陪雷九哥走一趟,到韓澤南所說藏物處起出賬簿,之後大家在漢中會合如何?”

侯希白欣然道:“我正有此意,為省時間,我們何不索性各自回梁都,到時再議定對付香家的行動。”

雷九指道:“就這麽決定。子陵和顯鶴小心點,長安終是險地,若見形勢不對須立即逃跑。”哈哈一笑,各自上路。

寇仲在黃昏時分抵達瀘川,城門的守兵認得是寇仲,慌忙派快馬飛報統軍的宋閥大將宋法亮,一邊領寇仲往帥府。瀘川是巴蜀境內著名城邑,位於大江之旁,交通發達,繁榮興盛,街上車水馬龍,沒有絲毫戰爭的緊張氣氛,更察覺不到主權轉變的痕跡,可見一方麵宋法亮安撫手段高明,另一方麵宋家軍紀律嚴明,沒有擾亂居民的安定生活。

宋法亮在府門外迎接他,進入大堂後,宋法亮依寇仲指示,屏退左右,到剩下兩人,寇仲問道:“法亮可立即調動作戰的戰船有多少艘?”

宋法亮還以為他要立即攻打成都,斷然答道:“瀘川我軍水師大小鬥艦二百艘,水陸兩棲的戰士一萬五千人,隻需一天光景,可以立即開赴戰場,不過……”

寇仲微笑道:“是否他老人家曾頒下指示圍成都取漢中的策略?”

宋法亮恭敬地說道:“少帥明察,確是如此。不過閥主說過,少帥的命令是最高的命令,少帥隻要下令,法亮不會有絲毫猶豫。”

寇仲苦笑道:“我不但失去漢中,還失去成都,所以必須找些補償,心裏才會舒服點。”

宋法亮愕然道:“我們尚未動手,怎曉得失去巴蜀?”

寇仲歎道:“這叫一言難盡,我要你在十二個時辰內全麵撤離瀘川,然後順江進軍江都,隻要取得江都對岸的毗陵,李子通將不戰而潰,得江都後沈法興和輔公祏誰會先一步完蛋,將由我們來決定。”

宋法亮點頭道:“少帥要我們撤出巴蜀沒有問題,但下屬必須弄清楚巴蜀的情況,例如唐軍是否入蜀,會否乘我們撤退追擊我們,下屬始可厘定撤退的細則。”

寇仲欣然道:“我很欣賞法亮這種認真的態度。唐軍沒有入蜀,解暉會在我們和李世民勝負未分前保持中立。”

宋法亮如釋重負地說道:“解暉終能懸崖勒馬,大家可不傷和氣。”

寇仲道:“我還以為下令撤軍會令你心中不滿,可是看來法亮對形勢的變化和發展似乎很高興呢!”

宋法亮俊臉微紅,尷尬道:“法亮怎敢對少帥有任何不滿?少帥在我們心中,是用兵如神、縱橫天下的無敵統帥,照你的吩咐去做絕不會吃虧。”

寇仲笑道:“不用捧我,大家自己人,有什麽話不可以說的?為什麽撤出巴蜀反令你像鬆一口氣的樣子?”

宋法亮有點難以啟齒的歎道:“大小姐是我們敬慕的人,隻因閥爺有令,誰敢說半句話?”

寇仲啞然笑道:“閥爺!既別致又貼切,我明白了!”

宋法亮肅容道:“攻打毗陵小事一件,少帥吩咐下來便可以,法亮絕不會有負少帥。”

寇仲淡淡地說道:“法亮你以前有沒有領軍實戰的經驗?”

宋法亮露出崇服的神色,隻有戰場的老手才曉得在這些重要關節上一絲不苟。道:“法亮得閥爺栽培,曾有連續三年在西塞領軍作戰的經驗,近兩年負責操練水師與林士宏交鋒,攻打海南島的最初籌備策略,是由我助宋智二爺擬定,然後呈上閥爺審批的。少帥明鑒。”

寇仲雙目射出銳利的神光,一瞬不瞬凝視宋法亮,試他的膽氣,沉聲道:“你清楚江都的情況嗎?”

宋法亮昂然迎上寇仲目光,心悅誠服地說道:“少帥放心,就像法亮對自己水師船隊般清楚,可以數出他尚剩多少條船,每艘船上有多少人。法亮敢領軍令狀!”

寇仲豎起拇指大笑道:“我相信你,立即去辦。我要一艘船載我到梁都見你們的閥爺。”

宋法亮起立敬禮,龍行虎步地去了。寇仲瞧著他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從沒有一刻,他比此時更感到自己擁有的龐大力量,幾句話,可決定一座城市的命運,且是江都這般級數的政經都會,自己的故鄉。回想當日在揚州當小扒手的自己,敢想過有此一日嗎?宋家軍確是一支精銳的勁旅。

晝夜不息急趕兩天路後,徐子陵和陰顯鶴抵達漢中城,此城關係重大,是通往關中的門戶,由解暉之弟解盛坐鎮。亦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兩地商家行旅必經之路,興旺不在成都之下。且在初雪降後,處處雪白,別有一番況味。

入城後,徐子陵正要先找一間旅館安身,再設法打探伏騫一行人的消息時,陰顯鶴道:“我想喝兩杯水酒。”

徐子陵想起他過往的不良紀錄,大吃一驚道:“陰兄大病初愈,喝酒傷身,可免則免。”

陰顯鶴堅持道:“我答應徐兄隻喝兩杯,該不會出事。放心吧!為了小紀,我懂約束節製的。”

徐子陵見左方有所酒館,說道:“這間如何?”

陰顯鶴停下來,歉然道:“徐兄勿要見怪,我想獨自喝酒。長期以來,我習慣獨來獨往,想一個人單獨的想點事情。”

徐子陵拿他沒法,雖擔心他沒人監管下會縱情痛飲,卻難阻止,隻好道:“你去喝酒,我去找落腳的客棧,轉頭再和你會合。陰兄請在酒館候我,不要喝超過兩杯。”陰顯鶴點頭答應,徑自去了。

徐子陵心中暗歎,明白陰顯鶴是因即將到達長安,故患得患失,擔心白走一趟。他在找尋妹子一事上經曆無數的失敗,這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前方右邊出現一所頗具規模的旅館,金漆招牌寫著“高朋客棧”,在四盞燈籠映照下閃閃生輝。換作平時,徐子陵多不會挑選這類位於通衢大道、人流集中的旅館,此刻卻因急於回到酒館“看管”陰顯鶴,想也不想的步入院門內小廣場,朝大門走去。尚未有機會踏入棧內,一名嚷著客滿的夥計急步走出,把“客滿”的牌子掛在門旁。

徐子陵苦笑道:“漢中這麽興旺嗎?”

夥計見他外形出眾,討好的多說兩句道:“關中打仗,巴蜀的蠻夷又鬧事,生意少做很多,今天是有人預早把客棧包下來,客官可多走兩步,街口另一邊的望秦旅館在漢中僅次於我們,相當不錯。”

徐子陵心中一動道:“把貴店包下的是否吐穀渾來的客人?”

夥計皺眉道:“吐穀渾是什麽東西?”

徐子陵解釋道:“吐穀渾是西塞的一個民族,老兄的客人……”

夥計搶著道:“他們是公子的朋友嗎?公子說得對,他們雖作漢人打扮說漢語,但我們這些做客棧生意的眼睛最利,些許外地口音都瞞不過我們。初時還猜他們來自北疆,原來是西麵什麽渾的人,我立即去給公子通傳,公子高姓大名?”

徐子陵心忖若說實話告訴他自己是徐子陵,保證可令他麵無人色,還以為少帥軍入城,微笑道:“我還有點事,辦完事再來麻煩老兄。”

正要離開,後方足音傳至。徐子陵轉過身來,雙方打個照麵,均為之愕然。改穿中土北方流行胡服的美豔夫人,頭戴五彩錦繡花渾脫帽,穿粉綠翻領袍、乳白長褲,乳黃長袖外帔、黑革靴,在四名武士和段褚簇擁下,儀態萬千的走來,俏臉瞬即恢複平靜,美目閃爍著狡黠的采芒,香唇輕吐道:“竟然是徐兄,這麽巧哩!”

任徐子陵怎麽想,絕想不到會冤家路窄的在這裏遇上身份背景曖昧神秘的美豔夫人,心念電轉間已有主意,從容笑道:“夫人到中原來該先向在下打個招呼,就不用在下費這麽多工夫追查夫人的行蹤。”

美豔夫人臉色微變,顯是給徐子陵唬著,想不到他是碰巧遇上,帶著一股香風從他身邊走過,冷笑道:“原來徐兄像其他男人般是饞嘴的貓兒,見到女人不肯放過。”

早嚇得麵無人色的段褚戰戰兢兢陪美豔夫人在徐子陵身旁走過,其他四名武士人人露出敵意,手按兵刀。店夥這才曉得徐子陵與他們是這種關係,打個哆嗦,第一個溜進客棧內去。

徐子陵淡淡地說道:“給我站著!”

正要跨檻入門的美豔夫人止步立定,緩緩轉身,嬌笑道:“人家和你開玩笑嘛!徐公子不要認真,誰不曉得你是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徐子陵雙目射出銳利的光芒,平靜地說道:“夫人若不立即把不屬於你的五采石交出來,我保證你會為此後悔。”

寇仲在梁都城外碼頭登岸,坐上戰馬,在虛行之、宣永一文一武兩員大將陪伴下,悄悄入城。

問起別後的情況,宣永道:“陳留斷斷續續的連下三天雪,陳留和開封間的道路被風雪封鎖,隻水路仍保持暢通,敵我雙方閉城堅守,誰都沒法奈何對方。”

虛行之道:“閥主把主力大軍調往東海和鍾離,在兩城集結水師,準備南下掃**李子通、沈法興之輩,照目前形勢的發展,勝利必屬我們。”

寇仲道:“長林的複仇大計有何進展?”

宣永答道:“一切依少帥指示進行,長林親赴江南,對沈法興施分化和離間的計劃,我們的水師集中高郵,隻等少帥一聲令下,即可大舉南攻。”

寇仲點頭道:“我們定要好好利用這三個月的光景。”

虛行之欲言又止,終沒說話,在戰士致敬聲中,在飛雲衛簇擁下,三人策馬入城。

寇仲當然明白虛行之到口邊卻沒說出來的話,歎道:“事情有變,我沒有到長安去,待我見過閥主後再向你們解釋。”

宣永壓低聲音道:“慈航靜齋的師妃暄今早來見閥主,她說過什麽話沒有人曉得,但她離開後閥主一直留在內堂,隻召見過宋魯,事情似乎有點不妥當。”

寇仲劇震一下,色變道:“妃暄竟然是來見閥主。”

宣永和虛行之想不到一向泰山崩於眼前而不色變的寇仲有如此大的反應,均為之愕然,麵麵相覷。

寇仲心中翻起千重巨浪。師妃暄終出招啦!且是針對宋缺而來,隻恨縱知如此,他仍無法猜到師妃暄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照道理任師妃暄舌粲蓮花,曉以什麽民族大義,仍無法說服“舍刀之外、再無他物”,智深如海的宋缺。思索間,人馬進入少帥府,眾人甩蹬下馬,朝主堂大門走去。

寇仲沉聲道:“我要立即見閥主!”

踏上長階,一人從大堂撲出,跪倒台階上,涕淚交流痛哭道:“少帥為玄恕作主。”

寇仲見王玄恕以這種方式歡迎他,大吃一驚,慌忙扶起,問道:“不要哭!發生什麽事?難道小妹……”

宣永湊到他耳旁束音成線貫入道:“小妹沒事,還溜到城郊放牧無名。唉!今早傳來消息,王世充在赴長安途中一家大小百餘人全體遇難,負責護送的二百唐軍亦傷亡慘重,此事轟動長安,李淵震怒下命徹查。”

寇仲一震道:“什麽人幹的?”

另一邊的虛行之壓低聲音道:“屬下聽到一個較可信的說法,是押送王世充的三艘船在入關前遇襲,先以火箭趁夜焚船,再在水中對落河的人痛下殺手,翌日滿河浮屍。”

寇仲大怒道:“此事定由楊虛彥指示,楊文幹下手。玄恕須化悲憤為力量,我寇仲誓要為你討回公道。”

宣永派飛雲衛扶走王玄恕後,寇仲進入大堂立定,問道:“懸賞找尋陰顯鶴妹子一事,有什麽進展?”

虛行之道:“我們依照少帥吩咐,在屬地內所有城池當眼處貼出懸賞告示,可是到現在仍沒有陰小紀的確切消息。”

宣永苦笑道:“假消息卻絡繹不絕,每天有人來領賞,都經不起驗證。”

寇仲皺眉道:“真沒有道理,至少當時與陰小紀一起逃離江都的女孩該站出來說話。”

虛行之道:“屬於我們的城地數目不多,待消息傳播各地,或者會有頭緒。”

“大哥!”拍翼聲起,無名掠過大堂空間,降落寇件探出的手上,人畜親熱一番。精神煥發的小鶴兒一陣風般跑到寇仲身前,大喜道:“不是說大哥有一段時間沒空回來嗎?見到大哥小鶴兒很開心哩!”

寇件欣然道:“見到我的小鶴兒大哥更開心。”又訝道:“小妹不曉得玄恕的事嗎?”

小鶴兒不解道:“什麽事?”

宣永和虛行之在旁頻向寇仲使眼色。

小鶴兒色變道:“他有什麽事?難怪他今天悶悶不樂,喚他去玩兒總推說沒空,快告訴我!”

寇仲明白過來,王玄恕因不想小鶴兒為他難過,把慘變瞞著她。忙岔開話題道:“要不要把懸賞金額加重,令此事更轟動些?”

小鶴兒訝道:“什麽懸賞?”

寇仲一呆道:“懸賞貼滿大街小巷,小鶴兒竟不曉得此事?”

小鶴兒俏臉微紅,赧然道:“人家不識字嘛!怎懂看那些貼在牆上的鬼東西?”旋即道:“待會再陪大哥說話,我去問恕哥!”又一陣風般走了。

寇仲歎道:“這可能是問題所在,識字的人不多,隻有待消息經多人之口廣傳開去,我們才有機會得到陰小紀的確切消息。”再歎一口氣道:“待我見過閥主再說。”

美豔夫人露出一個甜美燦爛的笑容,兩手負後,令酥胸更為茁挺,煙視媚行的移到徐子陵觸手可及處,笑吟吟地說道:“五采石不在奴家身上,亦沒有帶來中原,徐公子不相信,可徹底搜奴家的身,奴家不會抗議的哩!”

徐子陵絲毫不為她的媚態所惑,雙目神光湛湛,微笑道:“夫人可知我徐子陵是什麽出身,說到耍賴皮,我和寇仲都是此道中的祖師爺。”

美豔夫人秀眉輕蹙,“哎呦”一聲道:“誰要和你徐公子徐大俠耍賴皮,人家說的是事實,教人該怎說你才相信呢?”

徐子陵淡淡地說道:“我就先廢你那對睜著說謊話的招子!”

倏地伸手,兩指探出,往她雙目戳去。美豔夫人花容失色,往後飛退,四名武士紛紛掣出佩劍,往徐子陵殺來。

宋缺坐在內堂一角,名震天下的天刀放在一旁幾上,對寇仲出現眼前,毫不訝異。

到寇仲隔幾坐下,宋缺淡淡地說道:“少帥回來得正是時候,我有話要和你說。”

寇仲苦笑道:“想來閥主曉得我失去巴蜀的事啦!”

宋缺若無其事地說道:“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得得失失事屬等閑,你不用放在心上,最重要是贏取最後一戰的勝利。”

寇仲一震道:“閥主並沒有被師妃暄說服吧?”

宋缺長身而起,踱步至堂心,仰天笑道:“我宋缺決定的事,誰能改變我?一統天下勢在必行,寇仲你要堅持到底,勿要令宋缺失望。”

寇仲頭皮發麻地說道:“閥主神態有異平常,師妃暄究竟向閥主說過什麽話?”

宋缺沒有答他,仰望屋梁,搖頭道:“真不是時候。”

寇仲跳將起來,直趨宋缺身後,問道:“什麽不是時候?”

宋缺自言自語道:“若此事在我出嶺南前任何一刻發生,當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但值此統一有望的時刻,卻令我進退不得。寧道奇啊!你真懂得挑時間。”

寇仲劇震失聲道:“寧道奇?”

宋缺旋風般轉過雄軀,雙目爆起前此未見過的懾人精芒,沉聲道:“師妃暄特來傳話,代寧道奇約戰宋某人,你說寧道奇是否懂挑時間,在我最不願與他動手的一刻,與他進行我宋缺苦待三十年而不得的一場生死決戰?”

寇仲臉上血色褪盡,明白過來。這就是師妃暄對付他的另一招絕活,難怪她想及此事時,露出那麽苦澀黯然的神色,因為這兩位中土最頂級的人物的決戰,沒有人能逆料戰果。可是師妃暄為阻止寇仲爭取最後勝利,竟使出這麽狠絕的手段,寇仲心中湧起不能遏止的怒火。

宋缺淩厲的目光化作溫柔和愛惜,微笑道:“少帥千萬勿為此憤怒,戰爭正是這麽一回事,各出奇謀,不擇手段的打擊對手,為最後的勝利不肯錯過任何製勝的可能。我要立即動身迎戰寧道奇,看看他的‘散手八撲’如何名不虛傳。我如勝出,當然一切依計劃繼續進行,若我有不測,少帥必須堅持下去,直至統一天下。除你之外,你魯叔是唯一曉得我與寧道奇決戰之事的人。”

寇仲一陣激動地說道:“讓我陪閥主去。”

宋缺哈哈笑道:“你不相信我有應付寧道奇的能力嗎?但話必須這麽說,你給我在這裏靜候三天,如不見我回來,統一天下的重任就落在你的肩頭上,明白嗎?”再一陣充滿痛快和歡愉的長笑後,到幾上拿起天刀,慎而重之的掛到背上,啞然失笑道:“舍刀之外,再無他物。幸好你及時回來,使我更能拋開一切,往會能令我心動神馳的寧道奇,希望他不會令我宋缺失望。”說罷灑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