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八百二十七章 以己度人

但是樂極生悲這個道理大概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非常高興的李治,很快就惹了點禍。

通常來說,皇帝的兒子也不能貪得無厭。擺在明麵上的東西就那麽點,而且還得各處打賞,所以作為皇子要是缺錢的話,可別以為這是什麽笑話。

但是,李治就明顯不太一樣了,不僅僅因為年幼,而且因為教育的問題,使他對於用錢財拉攏朝中權貴失去了興趣,就連身邊的人,也慣常喜歡用工資這種東西,不會隨便賞賜。而且,他的收入,一點也不差。

所以,修建王府這個事情,他是有錢的,但是這種事情李世民應該給錢才行,花自己的錢算怎麽回事。但是,這父子兩個,現在是誰都不想多花點錢。所以,李世民的預算裏麵,已經包含了李治的錢了。你可以留點錢花,但不能都留著給自己積攢私財啊!

李治可以說是耐心很好了,愣是等了很久,天天拿著張紙規劃設計,但就是不說要動工的事,連原材料都不買。

李世民被李治跟在後麵催了很久,最後不得不掏錢,命令動工。這本來看著挺正常的,但是李治在動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采購了大量的鋼鐵囤積起來,而且還不是建築用的,就是囤積居奇。

因為,殷元說了,很快可能會迎來雨季,很多通往長安的路會不那麽好走,尤其是殷元的鐵,最近準備運往南方,長安不來了。所以,長安的鋼鐵價格,在殷元擾亂市場之後,已經來到了最低點,此時囤貨,必賺。

李治財迷心竅,於是把殷元馬上進京鋼鐵下了定金,賒欠了貨款,準備大賺一筆。這時候,恰好殷元有事忙碌在火器署,而芳桃又回來了。所以,在芳桃的鼎力支持之下,李治在長安囤積了大量的上好鋼鐵,一躍成為長安最大的鋼鐵商。

殷元真是不知道這個事情,要是知道的話一定一巴掌拍死他,免得連累自己。但是,火器署最近,實在是離不開,所以就未能察覺。

這時候,李世民察覺了,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而且還被長孫無忌這個坑過參了一本,怎麽可能不知道。

李世民深感長孫無忌還是識大體,這個時候率先發難,誰還好意思繼續跟著彈劾呢,都等著看大義滅親的好戲呢!

李世民命人把正在盤庫的李治直接抓進了宮,嚇得李治六神出竅,愣是一句話都沒敢問,看著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

畢竟還是個孩子,李世民於心不忍,給嚇成這樣,真是太過分了。這事要是殷元插手就好了,天大的事高個子頂著,可是最近這個大高個一直在火器署,要是說他指揮李治幹的,是不是有點過分。

房玄齡的意思是,這學生犯錯,老師肯定是逃不了的,要罰就連殷元一塊罰。這個意思是,殷元必須進來,進來才有回環的餘地,畢竟這家夥,可是個慣常能夠起死回生的人。

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人畜無害的李治,好像不是個易於之輩啊!

李治先是幾滴眼淚打底,然後痛訴自己的一片苦心。這裏,囤貨的目的從掙錢,突然就變成了打擊囤積居奇,維護市場,為百姓謀取福利。

所以,通過一番推斷之後,李治覺得鋼鐵要漲價,到時候一定會有人漲價,厚顏無恥的牟取暴利。所以,這個時候為了穩定市價,李治隻好買走別人的庫存,等到鋼鐵漲價的時候開始低價售出,平衡長安鋼鐵價格。

這一番說辭的確是很有道理,但是要相信他,這就有點難了。畢竟,這抄底買進,平價售出,那還是可以牟取暴利的。隻不過,作為晉王,他可能嘴臉會比囤積居奇的人好看一點罷了。

這件事情,在這個角度來說,李治並沒有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隻不過是預判了一下,提前做了點生意罷了。而且聽著吧,確實有這個為百姓好的功能。可是晉王李治,到底有幾分為國為民的心思,那就難說了。反正,李世民覺得他就是為了搞錢,有種的原價賣出去呀!

但是,李世民不可能在自己的兒子被人攻擊的時候拆兒子的台,於是把李治這種舉動大肆宣揚。在這種情況下,殷元決定在火器署再待幾天,避避風頭。

李世民這麽做一下子就被人反擊了,這一下可以說是有些人長期的不滿積壓所致,李治純屬倒黴碰上了。

李治很快被冠上了圖謀不軌的罪名,畢竟這種事情要是發生在民間,同樣會被懷疑過問的,何況他是個皇子。

結果,李治求援未果,最後隻能自己上陣,從侍衛那裏搞來了一把刀,現在太極殿的外麵,大言不慚的說,如果說自己有圖謀不軌,任何人都可以來砍了自己,分了吃肉。

這種時候,有話說的人也不敢說了,都盯著已經怒不可遏的李世民,看他怎麽辦。

結果就是,李治嘲諷人家沒種,隻會賣嘴,而且賣的還不是硬嘴,根本就是一群懦弱的小人。

李治語重心長的說道:“天底下最卑鄙的事情莫過於以己度人,諸公如何得知孤王欲反,莫非諸公心中,對於造反一事要有謀劃,所以深有同感。”

言官自然能說會道,他們還會引經據典。但是李治並不發怵,而是告訴他們,一定要找到自己會三頭六臂、撒豆成兵的證據,不然解釋不了一個人如何使喚那麽多鐵器去造反。

又有人說,晉王此舉雖沒有造反的動作,但是其心也不能有,理應製止。

於是,李治最後深感悲痛,說是民間因為深耕細作和一些新式建築的緣故,鋼鐵用量劇增,又言及雨季將至,運往長安的各種貨物都可能會受影響,但是朝堂上諸公居然充耳不聞。而且,曆來朝廷對於市場監管無力作為,竟不如一商人的良心。接下來,他還是一番訴苦,說明自己的一番好意,竟在場的諸位咋舌。

其實,晉王李治隻要是敢站在那裏和別人對峙,這就已經很嚇人了。這個柿子,並不太軟啊!要是隨便捏下去,還會紮手的。

最後,李治給大家說了一下操守的重要性,對於以己度人這種事,表示深惡痛絕。並且極力堅持,一個能把事情想的齷齪的人,心裏本來就很齷齪。

李世民黑著臉看他表演,最後把幾個和市場有關的官員懲戒了一下,然後就散朝了。等他想找李治的時候,李治已經躡手躡腳的,準備開溜了。

李世民火了,一把抓住李治,差點當場痛毆一番。這次,李世民真的挺生氣了,主要是這孩子這個折騰勁有點煩人了,基本上屬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型的。

吃了虧的李治去找殷元訴苦,結果殷元一定要給李治討回公道,所以下令把南方鋼鐵延遲運貨三天,這三天之中,所有鋼鐵全部運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