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翅膀硬了
包大農一腦袋黑線,心說自己收來的這都是些什麽人啊!
看來以後沒幾個有出息的。
這一個個都不不會看點臉色,自己都這麽問了,居然一個個和自己唱反調。
“難得啊,看來大明朝以後就要靠諸位了!”包大農嘻嘻一笑,道:“你們都是些不怕死,不貪財的,可是我倒要問問你們看,這世上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般!”
他一句話說完,不等別人說話,趕緊說道:“反正我這人是又膽小又怕事,又貪財又怕死!”
“呃……這個!”一眾弟子都傻眼了。
包大農哈哈一笑道:“這世人裏,十個裏倒有九個貪財好色怕死,所以我剛才說,我這巴掌若有千斤之力,一掌打出去,自然無敵,隻可惜我這小手哪有千斤之力!”
他抬眼看看俞大猷,笑道:“徒兒,旁的不說,便說為師這太極神拳,你倒是說說看,我一拳打出,能不能把你打吐血?”
俞大猷漲紅了臉,支吾了半晌,才道:“恩師在上,弟子不敢說謊欺瞞,其實弟子是不信的!”
包大農也不以為意,笑道:“你剛才說,咱們大承平日久,這衛所兵不堪重用,所以才導致倭寇橫行東南?”
俞大猷老老實實點了點頭。
包大農笑道:“你可曾想過,當年太祖皇帝定鼎中原,靠的是什麽?那些兵將之前不過是手拿鋤頭的農夫,可轉眼之間,便成了精兵猛將,難道如今的農夫不如那時到底農夫嗎?”
俞大猷皺眉道:“弟子倒未曾想過這一節。”
包大農笑道:“你們啊,要多讀書,讀好書,八股壞人心術,不是亂說的,當年漢朝時候曾有人說過一番話,那是很有見地的!”
徐文長和歸有光見包大農居然談起了古人,都豎起了耳朵聽著。
包大農笑道:“那人說,天下之危,在土崩而不在瓦解!秦末天下大亂,那便是土崩了。至於漢朝開國後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那便是瓦解了!”
徐文長和歸有光兩個點點頭。
包大農又道:“可是對於皇上而言,不管土崩還是瓦解,總是莫大的危險,所以本朝自從這個……咳咳咳!”
徐文長和歸有光趕緊連連點頭,表示明白,他們自然知道包大農說的是明成祖朱棣之事。
包大農咳嗽完了,繼續道:“可是自那之後,我大明朝既無土崩,又無瓦解,卻是為何?”
徐文長和俞大猷等人連連搖頭。
包大農嘿嘿一笑,道:“其實說來簡單,一個王朝初創之時,開創王朝者必是雄才大略之主,無論文治武功,那都是一等一的強者,可是等到後來,皇上雖怕毛賊造反,可更怕的卻是手握軍權的大將!”
包大農拍了拍俞大猷的肩膀道:“朝廷之軍製,乃是安民之軍製,絕非天下爭雄之軍製!”
“你與戚繼光將軍二人之所以能夠打敗倭寇,不在於你二人有多大的本領,而是當今皇上聖明,在我大明朝的軍製上給你二人開了個口子,許你二人自招自募自練精兵!”
“這這這!”俞大猷也是讀過書的,聽到包大農這話,腦袋後麵突然升起一陣涼風來。
“所以啊,徒兒,你既然叫我一聲師父,不管你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罷,為師總要教你點東西。你記住!”
包大農一字一頓道:“你此番回去,要注意約束部下,決不許他們再提什麽‘俞家軍’三個字!”
包大農緩緩坐倒,慢悠悠地道:“錢是朝廷出的,糧是朝廷出的,天下所有的兵士,隻能姓朱!”
“誒呀!”俞大猷也終於明白過來了,噗通一聲跪倒,連忙道:“多謝恩師教導弟子,弟子這番回去,便上書朝廷,實在不敢再討要錢糧了!”
“那倒不必!”包大農擺擺手道:“你與戚繼光二人雖然戰功卓著,手裏兵精將猛,可到底加起來也不過三兩萬人,你隻要記住,日後平定倭寇後,一定要將手裏的兵權立馬交了出來,自然保你一世平安!”
俞大猷趕緊答應下來。
幾個學生連番勸酒,包大農喝的不亦樂乎,突然一眼看過去,隻見李時珍悶悶不樂。
包大農一拍腦門,笑道:“今日為師高興壞了,倒忘了最重要的事!”
“不知是什麽事?”徐文長趕緊問道。
“來來來!”包大農招招手,將李時珍叫到自己身邊坐下,道:“我門下幾個弟子,道行不必說了,自來得皇上寵信,你們兩個……”包大農一指徐文長和歸有光,道:“你二人也是前途無量,大猷更是統兵一方的猛將,建功立業,正其時也!可要說建萬世之功,便是你了!”
“恩師!”李時珍眼淚差點沒流出來。
身為包大農的弟子,眼見同門幾個師兄弟不是才子就是名將,便是藍道行在普羅大眾眼裏,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隻有自己不過是一介布衣,醫者而已。
醫卜星象之流,自來為士大夫所不齒,自己雖為名醫,實則較之販夫走卒不過稍好而已。
雖說自己不在乎功名利祿,可人生天地間,總是未能免俗,身在自己幾個師兄弟跟前,總是覺得說話少了些底氣。
可是沒想到,在恩師的眼裏,居然最看重的竟然是自己。
“大猷,你這位師兄,雖非良相,卻是良醫,便是你要剿滅倭寇,也少不得他的幫忙!”包大農酒已微醉,拍著俞大猷的肩膀笑道。
“恩師醉了!”俞大猷心裏道,自己統兵上萬,隊伍中自有太醫,實在想不出什麽地方能用得上這李時珍。
“你李師兄心懷遠大,之前培養了一批醫者,更有幾張神妙丹方,專一治療刀槍外傷!”包大農嘻嘻笑道。
“是真的嗎?”俞大猷忍不住大喜。
他在前線抗倭,兩軍陣前刀槍無眼,往往一仗打下來,死者不過一停,傷者倒有三停人,這些傷者既受了傷,又不能打仗,又要花費無數救治,可偏偏大部分飽受傷痛折磨後還是一命嗚呼。可憐訓練幾年才能上陣打仗的士兵,往往因為一個傷口便丟掉了性命。
這等事,俞大猷實在見的太多了。
這世上名醫,又有哪個肯降尊紆貴來到兩軍陣前冒刀劍斧石的,如果李時珍能幫這個忙,那還真是天助我也!
“不錯!我手下是有這麽一些人!”李時珍滿懷崇敬地望著包大農,當初恩師讓龐鹿組建一支隊伍去門前救助互毆的江湖豪客,李時珍隻覺恩師太過無賴,連這等錢也不放過,到了此時才知恩師早有深意。
“另外!”包大農看了一眼李時珍,道:“你上次便要與我告別,隻可惜被門前比武之事打斷了,今日這酒席,為師借花獻佛,就當為你送行了吧!”
“恩師!”李時珍再也忍不住,兩行眼淚滾滾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