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君千裏

“諸位,我乃是徐文長,你們都是知道的,之前在覆卮山下,率領幾十名士兵突襲倭寇陣營,獲得大勝!”

“沒錯、沒錯!”

人群裏議論紛紛。

這事早就傳遍了整個浙江省。

這一千五百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參軍抗倭,自然是光榮的事,可光榮的事情太多了,大家為什麽偏偏要來參軍?

大家頓時都想起了跟在徐文長背後衝鋒的那三十多名好漢。

據說那些好漢都已經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逆襲,成為了人生贏家。

不過十幾天的時間裏,這三十多條光棍漢已經娶了七十多個婆娘,平均每人兩個!

正是這些振奮人心的故事激勵著這些淳樸的山間漢子走出大山,來到杭州城。

大家的眼睛忍不住又漸漸有了光芒。

人一定要有理想,沒有理想的人生和鹹魚有什麽分別!

“隻要你們聽我的話,一定也可以立大功,到了那個時候,不但胡大人不會追究各位的責任,大家還可以娶老婆,生娃,每人還可以有幾十畝的土地!”徐文長大手一擺,氣勢十足。

中國的老百姓不信旁人說的鬼話,可眼睛都是長在自己腦袋上,那三十多個漢子娶了七十多個婆娘,他們都是親眼看到的,這比什麽都管用。

一千五百名弓箭手,一人兩個婆娘,一共需要多少個婆娘!每個婆娘每年可以生一個娃,五年過後自己有幾個娃?

一千五百人的一萬五千根手指一起擺弄了起來,然後絕望的放棄了。

反正肯定是不少!

跟著徐大人和俞將軍,對了,還有那醉貓魯永順,不但可以擺脫箭射胡總督的罪名,還可以實現人生理想!

這世上居然有這等好事!

“你們願意不願意!”徐文長振臂高呼。

“願意!”

“太特麽願意了!”

吼叫聲此起彼伏。

徐文長回頭看了一眼俞大猷。

俞大猷神情古怪。

羨慕嫉妒恨啊!

似乎所有和恩師有關的人,除了自己,每個人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可以指鹿為馬,顛倒黑白!

徐文長自己也覺得有些尷尬,更尷尬的是因為他發現自己順嘴撒謊使勁忽悠的時候臉上不怎麽熱了,而且還有一種喝了老酒的感覺。

“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麽?”徐文長低聲問道。

“徐師兄,你忘了,還有魯永順沒回來呢!”俞大猷皺眉道。

“來了來了,感情你們是在等我嗎?”隻見人群裏擠出來一個醉漢,手裏拎著個酒葫蘆,不是魯永順又是誰?

“你來的正好,咱們交待給你的事情怎麽樣了?”徐文長緊張問道。

到了眼下這時候,已經再沒有時間可以耽誤了。

“妥了!”魯永順將手指塞進嘴巴裏,打了一聲呼哨。

頓時人群裏湧出來四五十個身穿皮衣的獵人來。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徐文長拉起俞大猷和魯永順兩個便走,後麵一千五百人每人身上背著兩百支箭,還有十幾斤的口糧,如同一座移動的小山般,跟在三人身後。

這一支隊伍這般不停不歇走到傍晚,來到一處三岔路口,眼見分手的時候到了,徐文長將俞大猷和魯永順兩個叫了過來,找了個僻靜的所在,道:“五日之後,便是包天師寫下的時間,這一次你我三人分別,以後能否相見還是個未知之數,隻盼望咱們三個一路順風,不然的話也隻好下海做倭寇去了!”

“嘿嘿嘿,徐大人說哪裏話來,咱們是什麽人,豈能起那個念頭!”魯永順醉笑道:“所謂吉人自有天相,不必慌,不必急!”

俞大猷一把拉住徐文長,道:“徐師兄,你要去那桃花島,要知道那島孤懸海外,乃是倭寇橫行之地,你這番去,必須要多帶人馬才行!”

“不必!”徐文長歎了口氣,道:“要去那桃花島,便要坐船,且不說這些新兵受不得顛簸,便是老兵,所謂小敵之堅,大敵之擒,在海上遇到倭寇,隻不過是白白多犧牲了性命!所以這一回我隻帶一百人,箭倒要五萬支。”

俞大猷哪裏肯,與徐文長爭吵不休,後來實在拗不過徐文長,也隻好應了。

三人商議已定,當晚就地安營紮寨。

次日一早,三人各登路程,灑淚而別。

………………

且說胡宗憲從校場裏逃了出來,簡直是麵無人色。

一路逃到總督府,進了房間,脫了官袍,取過鏡子,上下打量了幾遍,這才鬆了一口氣。

想起這一天的所發生的事情,忍不住氣往上撞。

換了身衣服來到公堂之上,便是一驚,隻見大堂上諸將跪了一片。

一人起來哭訴道:“胡大人,你要給咱們做主啊,咱們不曾死在倭寇手裏,今日卻差點死在了徐文長的手裏,若是不懲治這廝,卻冷了大家夥的心!”

“不必多說!”胡宗憲冷冷地一擺手,道:“他徐文長再有不對,也是皇上派來的欽差,本官難道敢為難欽差嗎?等他回京之時,到時候我參奏他一本也就是了!”

心裏卻是恨得直咬牙!

今天差點把命丟了啊,說不恨那是假的,隻是如今整個浙江上上下下都盯著包天師,等著包天師做法庇佑,再說這次行動的一百八十萬兩白銀,那都是包天師化緣化來的,若是此時為難徐文長,不知道會生出什麽禍事來,因此隻好忍了,等到此戰結束再說。

“這件事就不必說了!”胡宗憲上前兩步,查看諸將傷勢。

好在隻是些皮肉傷,沒什麽大礙。

胡宗憲總算放下心來,大戰在即,若是損傷了大將,實在太過不吉利。

“諸位!”胡宗憲大聲道:“如今各路兵馬已經齊聚杭州,正是我與諸君勠力同心,齊心並進之時,這一回,不叫倭寇徹底剿滅,本總督發誓決不收兵!”

“是!”

“末將遵令!”

一眾將領聞言,紛紛站起。

相比較於剛才遇到的危險,大家一起出手,以優勢兵力和優勢火力集中消滅倭寇以撈取升官發財的資本,自然是大家更有興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