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一百零七章 水淹曹軍

帥帳之內,兩人對立,四麵寂寥。

“張繡願降?笑話,我看爾等是打算行詐降誆騙我吧。”

賈詡匍匐在地,滿是惶恐神色,低聲泣曰:“我主張繡地小兵寡,宛城又是四戰之地,實在是難以長守,我主一向欽佩曹公,早願歸入曹公麾下,可惜造化弄人一直沒得機會。如今劉表唾棄,我主危在旦夕,願將宛城之地獻於曹公,換得一息安寢之地。”

要說曹操不心動那是假的。宛城乃是荊襄門戶,占據此地,近可抑製荊州命脈,退可保司隸之地安然無恙。曹操二伐張繡,雖然有自己個人因素,但也是從大局出發,此地不可不得。

“此乃宛城州府軍民冊本,詡一並帶來,獻與曹公。”

軍民冊本乃一地民生之根,此本在誰的手中,誰就掌握了宛城命脈。

曹操接過冊本翻閱起來,微微點頭,臉上滿是笑容。半響過後,才將跪在地上的賈詡攙扶起來道:“看來是我錯怪文和了,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啊!”

賈詡輕拭眼角淚花,看著曹操道:“曹公明鑒,我家主公已整頓兵馬嚴守城關,防止劉表來犯。待曹公大軍一至,便出城投效。”

曹操開懷大笑道:“待我盡收宛城之地,定向天子保舉張繡為關內侯。”

賈詡聞言連連稱謝,辭去曹操,即刻返回宛城。

曹操隨即升帳,召集眾將前來議事,並將賈詡所言告知眾人。眾人皆大喜,唯荀攸郭嘉二人相勸曹操,以防不測。曹操聽從二人建議,將大軍分製兩路,以夏侯惇曹洪為前驅,自領大軍為後部,徐徐推進。

育水之濱,張繡賈詡早已嚴陣以待,四萬大軍分布育水兩岸,隻待曹軍所至,定發起攻擊。

“元讓,這育水怎麽比往昔要寬了不少?”曹洪立在浮橋之上,縱觀兩邊的河道有些驚訝。

夏侯惇望了一眼道:“估計是下遊連日降雨所致吧。這江淮畢竟不是我們中原,每年寒食前後,總是陰雨連綿,估計河水暴漲也是為此,子廉無需多疑,我軍十餘萬兵馬聚集,難道他張繡還敢搞什麽鬼把戲不成。”

曹洪縱然有些驚訝,但聽夏侯惇一言,心中也安心不少。

宛城之下,張繡帶著一幹文武早早等在此地,見夏侯惇二人前來,滿麵榮光前去相迎。

“二位將軍辛苦了,城內已經安排好了酒水,請諸位將軍速速入城休息。”

夏侯惇不屑的看了一眼張繡,身為武將最看不起的就是張繡這種牆頭草之人。想當初,西涼軍中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先有呂布,後有張繡,卻沒想到這盡是毫無節操之人。想到這裏冷言道:“我大軍暫住城外,待主公到達再行入城。”

張繡有些尷尬,看了一眼旁邊的賈詡,後者微微點頭示意。

育水河畔,曹操近望眼前的河水,眼神之中滿是憂傷,猛然間放聲大哭起來,眾將見之皆是問其故。

曹操歎口氣說道:“去年我軍征討張繡,死傷慘重,今天再到這裏,我不由思念那些陣亡的將士。傳令各部暫且駐紮,擺開筵席,在此地吊奠那些陣亡的將士。”

眾將為之動容,人人臉上皆是哀傷。主將惜兵,將士豈能不用命拚殺。

就在眾軍士準備安營之時,郭嘉忽然察覺到一絲不對勁。帶著親兵親自來到育水邊,一絲恐慌從心底油然而生。

“軍師,有何問題嗎?”親兵很少見到郭嘉如此神態,急忙問道。

“這水,這水水位高了不少,快,你快去周圍找個老鄉問問,這育水水位是突然變成這樣,還是一直就是這樣。”

親兵聞言也不敢耽誤,急忙騎馬分散到周圍去打探情況。

身為軍師祭酒,大軍安危盡在郭嘉身上。尤其現在這個情況下,賈詡突然獻降,一切似乎太順利。想到這裏,郭嘉連忙前往帥帳。

帥帳之內,曹操穿上素衣跪坐在主座上,麵色憂傷。

“主公,賈詡詐降,恐怕大事不妙啊!”郭嘉急速而入,腳步帶起的風直接將桌案上的蠟燭吹滅。

“何事如此慌張?”曹操還是頭一次見到郭嘉如此樣子,也是為之大驚。自己麾下四大謀士之中就屬郭嘉最為年輕,但資質 力都遠超荀彧荀攸等人。一向榮寵不驚的他能夠如此變色,可見此事得有多麽危險。

“主公,育水,育水暴漲,恐怕是賈詡堵了河水,故意引我們來此,準備水淹我軍。”

曹操聞言大驚,正欲出營查看,隻聽見天地間猛地一聲巨響,整個營地都微微震動,緊接著就是無數士卒的呼喊和慘叫聲。

曹操額頭上的冷汗直冒,雙臂都微微顫抖起來。難道張繡真的有上天庇護,想要滅他居然如此艱難。

“主公,快走,快走啊!”郭嘉拉著曹操就往外走。

“掩護主公撤退,快啊!”營外的許褚典韋一擁而入,直接掩護曹操快速上馬。

曹營之內,大半已經泡在了大水之中。麵對大水,這些 無比的將士也隻有逃命的分。育水河道上,一個巨大的口子出現在那裏,足足儲存了三天三夜的水,一時間全部蜂擁而出,大水不斷倒灌曹軍大營,頃刻之間就將曹軍軍營淹沒大半。北軍不通水性,將士們一旦被水淹,基本上就是難逃一死。

同一時間,宛城之內埋伏好的張繡軍一下子從四麵八法發起猛攻。各部兵馬完全沒有任何提防,猝不及防之下,曹軍損失慘重,一萬曹軍所剩無幾,夏侯惇和曹洪在親衛掩護下迅速朝西鄂的方向撤退。

可沒想到,夏侯惇二人前腳剛到西鄂,後腳賈詡率領各部人馬追擊而來。夏侯惇曹洪二人本已大敗,軍需物資損失慘重,人困馬乏,再戰敵軍,兩軍交手再折不少人馬。二人憑借各自本領,隻帶著部分親衛朝著博望方向撤退。

一連兩敗,曹軍損失慘重。為了避開大水,曹操率軍退往雉縣,稍微整頓兵馬,十五萬大軍僅剩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