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層次和連貫

曾讀宋人詩話,有人問作詩的章法,一位大詩人回答說:“隻要熟讀‘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就明白了。”他說的是層次和連貫。這首詩看起來一氣貫注,流暢自然,好像一點不費力氣,完整得像一塊雨花石。細看卻一句是一層意思。好的唱詞也應該這樣。《武家坡》:

這大嫂傳話太遲慢,

武家坡站得我兩腿酸。

下得坡來用目看,

見一位大嫂把菜剜。

前影兒看也看不見,

後影兒好像妻寶釧。

本當上前將妻認,

錯認了民妻理不端。

不要小看這樣的唱詞。這一段唱詞是很連貫的,但又有很多層次。“這大嫂傳話太遲慢,武家坡站得我兩腿酸”,是一個層次;“下得坡來用目看,見一位大嫂把菜剜”,是一個層次;“前影兒看也看不見,後影兒好像妻寶釧”是一個層次;“本當上前將妻認”是一個層次;“錯認了民妻理不端”,又是一個層次。寫唱詞容易犯的毛病,一是不連貫,句與句之間缺乏邏輯關係,東一句,西一句。二是少層次。往往唱了幾句,是一個意思,原地踏步,架床疊屋,情緒沒有向前推進,缺乏語言的動勢。後一種毛病在“樣板戲”裏屢見不鮮。所以如此,與“樣板戲”過分強調“抒豪情”有關。過度抒情,這是出於對京劇體製的一種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