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796章 第一次測井

字體:16+-

隨著時間的推移,卡沙甘地區的氣候正在向好轉變,度過了這一個多月,該地區的晝夜溫差就會趨於正常,然後進入酷暑的夏季,這同樣是難熬的。

不過相對於一日四季的天氣來說,隻是熱,還不是很難克服。

後方營地建成了後方基地,未來作為卡沙甘油田分公司大本營來對待。通過空運而來的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到達,附近幾個小鎮的勞動力基本上都被吸收到了這裏進行務工。

按照規劃,這裏要建成石油城,生活、辦公、生產、休閑,就是一座城市。因此,基礎設施的建設是第一位的。

百年建築公司從哈國新首都建設現場抽調了一批精銳過來,馬上按照春風科學院城市規劃設計所的圖紙進行三平一通的施工。

此舉也標誌著姚遠鐵了心要在這裏找到石油,否則這麽大的投入全都會打水漂。

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打了好幾口勘探井,但僅僅出了一口日產幾千噸的油井,怎麽看都不像是能找到油田**的樣子,姚遠的壓力非常大。

沒有人給他施加壓力,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給他施加壓力的恐怕隻有自己。

給他壓力的是時間。

站在本世紀的時間角度來看,曆史留給姚遠、留給華夏人經營中亞地區的時間僅兩年餘,到了1999年,普大帝會以第二次車臣戰爭向全世界宣布——克林姆宮的新主人將會是他。

這位有著極濃俄羅斯帝國情節的未來總統,他不會讓任何勢力進入中亞地區的,不管是經濟還是其他什麽。

而事實上,普大帝的影響力將會於1996年末、1997年初開始體現出來,留給姚遠的時間是極其緊張的。

前不久,納紮爾耶夫以個人身份給姚遠發來了一封電報,詢問貝姆特油田的產量能否在短時間內提升,否則他很難說服議會批準鐵路計劃。

也就是說,光是靠貝姆特油田現在的約2000萬噸石油產量,議會不會批準政府參與這條兩千多公裏長的跨國鐵路計劃的。

東方石油當然可以獨立出資修建,隻要納紮爾耶夫支持,議會肯定不會攔著,但是這麽做,東方石油就別指望賺錢了,基本上算是在給哈國政府打工。

從克拉瑪依開始經阿拉木圖、向西橫穿整個哈國最後抵達裏海沿海地區,需要經過多種複雜地形,築路成本是平原地區的三倍以上。

正在修建的、總長度為2350公裏的京九鐵路,總投資400億華夏幣,平均每公裏造價約為1700萬華夏幣。

參照這個數據來看的話,總長度相差不多的華哈鐵路總造價是在1200億華夏幣以上!

折算為美元的話,那就是將近170億美元!

姚遠不可能花如此巨大的一筆錢免費給哈薩克斯坦修這麽一條由東向西貫通他們全國的幹線貨運鐵路的!

為哈國免費修建新首都那是因為有利可圖,而且要不了幾年時間就能收回成本,可是這麽一條基本上算是自用的鐵路,如果東方石油獨立承擔的話,這些錢全部都要折算在石油成本裏,那將會是一個非常高的價格……

必須要哈國政府按照分成比例來承擔,姚遠說得很明確,這條鐵路是專用的貨運鐵路,更具體地說,這是一條主要用來運輸石油的專用貨運鐵路,是為石油出口服務的。

限製鐵路的性質有利於通過議會的批準。

饒是如此,納紮爾耶夫依然要求盡快提升產能,因為區區2000萬噸的年產量,議會認為沒有必要為此修建一條專用貨運鐵路。

貝姆特油田不能再增產,姚遠考慮到的不僅僅是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問題,還有毗鄰的一號作業區地下那2000噸黃金的問題。

所以,姚遠隻有一個辦法,盡快在卡沙甘地區找到高產油井,把鐵路線往這邊延伸,沿著裏海沿海地區走到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交界處。

到了這裏,鐵路線的終點距離東歐地區就隻有那麽七八百公裏了,這是一條能夠替代西伯利亞大鐵路(第一亞歐大陸橋,總長9288公裏,世界第一長)的洲際鐵路線。

一想到這條鐵路所帶來的戰略意義,姚遠就更加著急了,炎熱的天氣下,嘴唇冒泡、喉嚨發炎,成功地感冒了。

反倒是年海紅這麽大歲數的人扛住了惡劣的氣候。

年海紅小口喝著解暑的綠茶,笑著說,“小姚,我看你還是回營地好好養病吧,這邊有小古在,有小詹在,你可以放心。”

大熱天,姚遠裹著毛毯,不一會兒就裹出了一身的汗水,陳超連忙遞過來毛巾,姚遠脫掉衣服擦幹身上的汗水,一邊換上幹淨的衣服,道,“卡沙甘的情況複雜,他們不一定做得出準確的判斷。我預感到我們在接近油田的**了,這個時候不能離開。”

他不但不能離開,還給秦振軍發報讓他安排好一號作業區的事務後趕過來這邊支持勘探工作。

詹成貴擅長的領域是在機械這塊,石油勘探對他來說是相對陌生的。隻有秦振軍在,姚遠才放心。

年海紅說,“那你也不必時刻盯在一線上,先把身體養好。”

“我是要睡一覺了,眼皮子睜不開了。”姚遠裹上毛毯躺到了行軍**,閉上眼睛很快就睡著了。

生病之所以累是因為身體的細胞要和病毒做鬥爭,或者要修複受損的細胞,以至於日常的活動都會讓人感到重重的疲憊感。

捂出一身汗來輕鬆了不少,姚遠睡得很香。

陳超守在一邊,陪著年海紅慢慢喝著茶,不時的低聲交談幾句,簡易板房外麵氣溫高達39度,工人們就是在這種天氣之下作業的,體質弱一些的人兩三個小時就得到室內休息。

姚遠睡了不到一個小時,渾身都是泥漿的古培強拿著一份報告大步走了進來,一進門就大聲說,“姚總,715米的位置發現了一些油花,我們準備做一次測井……”

猛地看到姚遠在行軍**躺著,又看見年海紅和陳超搖頭的樣子,古培強才回過神來,猛地閉上嘴巴。

“他剛出了一身汗躺下,讓他再睡會。”年海紅說。

古培強連連點頭,低聲說道,“不過姚總交代過,要做測井必須要向他報告,得到同意之後才能進行測井。”

年海紅無奈地笑道,“貝姆特廢棄油田在進行了二次開采之後,日產量達到了七萬噸,每天就是50萬桶,年產量約2000萬噸,這是貨真價實的世界大油田了。”

歎了口氣,他說,“有這麽大一個油田,哈國政府還不滿足,小姚也是,胃口太大,給自己太大壓力,這不是好事。”

他有感慨和批評姚遠的資格,但古培強是不敢附和的。

也許一個年產2000萬噸的油田在其他石油公司那裏是一個極好的成績、業績了,況且還是一個進行了二次開采的廢棄油田,但是在東方石油這裏,年產2000萬噸真的不算什麽。

原因很簡單,色丹油田有一口年產量3000萬噸的油井,那隻是一口油井!

在如此熾熱的光芒之下,那麽大一個油田的年產量才2000萬噸,自然算不上什麽值得驕傲的成績了,哪怕是運用了二次開采技術之後複活的老油田。

古培強沒辦法解釋,隻能報以無奈的微笑,其中同樣透著著急之色。

姚遠慢慢醒了過來,方才就隱約聽到了聲音,隻是緩了好一陣子才憑借著強大的毅力睜開了眼皮子,撐著行軍床坐起來。

陳超連忙上前攙扶。

姚遠搖著頭道,“病來如山倒,這個話是真沒錯,平時身體多好多強壯,一旦生了病,身體就不屬於自己的了。古隊長,說吧,現在是什麽情況?”

陳超連忙去打了一盆溫水過來讓姚遠洗臉。

古培強走過來說,“七號井715米處發現了油花,根據地質報告分析,可能打中了油層,我想做一次測井。”

每口井每天要花掉上百萬的經費,增援隊伍到了之後,姚遠采取的是三口井同時開始搞,一天就是三百萬的支出。

已經打廢了四口井了,幾千萬華夏幣就這麽沒了,這就是石油勘探的代價。

姚遠洗了把臉走到辦公桌前坐下,年海紅也起身走過來站在邊上看著。

姚遠對著地圖找到了七號井的位置,仔細看了古培強拿過來的報告之後,陷入了沉思。

好一陣子,姚遠說,“七號井的位置已經到了裏海近岸,這個位置出油的概率不大了。近海5號平台的安裝進度如何?”

“已經完成海試了,正在做設備調試。”古培強馬上回答。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為鹹水湖,可以視為內陸海,以前和黑海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大陸板塊移動分離之後,裏海就成了內陸海,最大深度達千米。

東方石油入主巴庫油田之後,重心放在了巴庫淺海地區的勘探上,已經打出了三口海上油井,有三個海上生產平台在作業。

為了裏海的海上石油勘探生產作業,東方石油在巴庫建設了造船廠,采取從華夏運來部件在巴庫進行組裝的方式進行生產近海鑽井平台。

要開發卡沙甘油田,必須要使用近海鑽井平台,此前因為近海5號鑽井平台還沒有完成,再加上姚遠並不清楚卡沙甘油田的**具體在哪裏,所以采取了從內陸縱深向裏海淺海勘探的方案。

現在,七號井已經打在了裏海近岸地區了。

古培強不明白姚遠為什麽會做出這麽牽強的判斷,因為根據最新獲得的地質材料分析,裏海近岸地區發現石油層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區區715米,這個深度並不算什麽的。

姚遠自然有自己的依據,他又沉思了起來。

好一陣子,他說,“可以做測井,另外,抓緊時間把近海5號調過來。”

“要做海上勘探了?”古培強問。

姚遠緩緩點頭,“不能再等了。”

海上勘探的成本比陸地勘探要高得多得多!開采生產成本也要高得多得多!

七號井要是能找到油,就不必再做海上勘探了。

古培強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