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種開局,親爹竟是李世民?

第七十章:父子重歸於好,李延年登基!

字體:16+-

正所謂。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此刻的李世民不再是大唐皇帝,隻是一名想努力得到父親認可的孩子罷了。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淵愣了一下,隨即忽然放聲大笑,直笑得滿臉熱淚。

口中不停的喃喃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二郎。”

李淵輕輕的喚了李世民一聲,“若是咱當初沒有起事,咱也沒有當這大唐皇帝,該多好?”

聞言,李世民有些不解的看了李淵一眼,剛欲開口,卻聽到李延年歎息道:“父皇,您還不懂嗎?”

看著李延年的眼神,李世民忽然想通了什麽。

他懂了,他一切都懂了。

如今的李延年不正是當初的自己嗎?

而自己麵對這種情況,居然做出了跟李淵一樣的選擇?

“想通了?”

李淵自顧自的倒了杯酒,繼續說道:“想通了就回去吧,辦法是你爹我在這裏琢磨出來的。”

“要是當初咱能想通這事兒,你跟建成也不至於會鬧成這樣。”

聽到這話,李世民滿臉痛苦。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畢竟是手足兄弟。

要說一絲感情都沒有,那絕對是騙人的。

想到這裏,李世民猛的跪倒在了李淵麵前,撕心裂肺的哭喊道:“爹!”

“孩兒知錯了!”

“孩兒對不起大哥,對不起四弟,更對不起您!”

李淵伸出手摸了摸李世民的腦袋,眼神裏充滿了欣慰和慈愛,“這是爹教給你的最後一課,學完這一課,你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皇帝。”

“去吧,去把大唐建設成遠超前世的朝代,讓後人談到我李氏無一不拍手稱讚!”

一席話,說得李世民熱血沸騰,猛的幹了三大碗酒後,拍著胸脯就離開了太極宮。

“乖孫兒,去看看你爹走了沒有?”

李淵的眼神裏恢複了清明,鬼鬼祟祟的問道。

李延年無奈的搖搖頭,還是幾步跳上了屋頂,發現李世民已經坐上了龍攆,侍衛們都在一百米外侯著,給足了李淵隱私。

李淵立儲的核心理念就是,在皇子們都沒有軍權的情況下,拚命的培養嫡長子,但是不排斥皇子學習。

若是儲君能壓住其餘皇子,則儲君即位。

若是不能,那儲君則能者居之。

李世民現在也讚同了這一點,他甚至還把這一點用到了李淵身上。

李世民已經不再監視李淵,說明他已經完全放下了對李淵的戒心,他自信自己的能力,堅信皇位牢不可破。

“乖孫兒,下來!”

李淵低聲喚了一句,朝著李延年招手,“小心點兒別摔了!”

“好嘞!”

李延年答應一聲,身形如獵豹一般,三兩下就躥到了李淵身邊。

“你這臭小子,快跟我來。”

聞言,李延年皺著眉頭,心底升起一絲疑惑,但還是跟著李淵走了過去。

二人來到寢宮,李淵動作熟練的搬開床的一角,扣出一塊地板,然後直接跳了下去。

“皇爺爺!”

李延年被嚇了一跳,“您老沒事吧?”

“別嚎,趕緊下來!”

洞裏傳來李淵的聲音,李延年鬆了一口氣,答應道:“來了!”

跳進地道,李延年貓著身子跟著李淵左串右串,終於來到一片開闊地帶。

“參見吾皇!”

幾百名甲士跪倒在地,對著李淵行叩拜大禮。

李延年被眼前情景嚇了一跳,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說什麽,一時間居然忘記了呼吸。

“別想多了,他們都是些可憐人,跟著爺爺我打了一輩子仗,臨了眼看要享福了,你老爹卻鬧出了那事。”

“爺爺我的手下死了一批又一批,我不忍心,利用手中最後的權力放跑了一些兄弟,跑不了的都進了這裏。”

說著,李延年看著眼前宛如軍營一樣的地方,疑惑道:“這裏是?”

“這裏連通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府邸,弟兄們也都靠人家江夏王幫扶才活了下來。”

李淵自顧自的說著,李延年卻是一個字都不信。

“爺爺,您這些手下個個虎背熊腰壯得像牛一樣,而且還甲胄齊全,甚至還有弓弩,您確定您是……”

“啪!”

李淵伸手給了李延年一個爆栗,“想什麽呢兔崽子!”

“爾等速速拜見新主!”

一語落下,幾百甲士齊齊下跪,對著李延年一拜,“我等拜見新皇,新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靠!”

聽著甲士們的賀詞,李延年差點沒嚇個半死,李淵卻穩穩的扶住了他。

“延年,你是不是覺得爺爺不如你爹?居然連皇帝位子都能丟?”

聞言,李延年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卻已經給出了答案。

“啪!”

李淵一腳踹翻李延年,“你個兔崽子,就這麽看不起你爺爺?”

“當時要不是你爹心狠手辣,建成和元吉都死了,除了他確實沒什麽合適的繼承人,老子能這麽乖乖的退位?”

“爺爺。”

李延年叫了一聲,滿臉委屈道:“不是說你被盧國公把刀子架在了脖子上嗎?”

“什麽?”

李淵瞪大了眼睛,不屑道:“哈,就那個憨貨?”

“你,給咱乖孫展示一下你的實力。”

“是!”

為首的甲士拱手出列,拿起一把鐵錘,用力一握。

“吱呀!”

鐵錘發出難聽的擠壓聲,居然被壓成了一堆廢鐵!

此時,李淵傲然道:“現在你還覺得程知節那個憨貨有能力把刀架在朕的脖子上嗎?”

“那爺爺您為何?”

聞言,李淵歎了一口氣,“這是你爺爺看走眼了,本以為你爹隻適合當個將軍元帥,誰知道……”

說到這裏,李延年也懂了李淵的意思。

李淵原本想著以退為進,退位到幕後,既避免了更多的內耗,也可以等到李世民把控不住大局之時出山。

可是千算萬算,李淵還是輸在了自傲之上,他低估了李世民的能力。

曆代以來,奪位之君,最優秀的莫過於唐宗宋祖,以及大明永樂大帝朱棣。

這三個人的汙點都是造反奪位,所以為了名正言順,為了證明自己得皇位實至名歸。

他們都選擇成為了一個明君,在位的時候絞盡腦汁的工作,為後世子孫定下了穩定的江山。

李世民更是把這發揮到了極致,他甚至還光明正大的冊封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所以,做人不要太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