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五百九十章 宮中劇變

字體:16+-

李道宗冷笑道:“就我現在這個樣子,還能把我怎麽著,難道我的名聲還可以再臭一些嗎?”

殷元笑道:“也許你從來沒想過,其實你還可以名聲臭到名留青史。就算不是正史,街談巷議裏麵也能讓你遺臭萬年。”

李道宗看著殷元歎息道:“說真的,人活到我這個份上,該爭的已經爭過了。可是有時候,不爭也會輸的。”

殷元道:“我倒是很感興趣,你怎麽剛剛上任禮部尚書,後腳就貪贓枉法了呢?”

李道宗沒有說話,而是向椅子裏麵一靠,然後打量著殷元。

殷元好奇道:“你看著我幹嘛?”

李道宗笑道:“我就看看你小子到底有什麽了不起,年紀輕輕的就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我看你前途無量,再過幾年,應該能成個大將軍或者侍郎,再過幾年,你就能成為一個功蓋天下的人了。到時候,說不定你會明白什麽叫難受。”

殷元看著對方道:“你能不能不咒我,你看我年紀輕輕的一身麻煩,你會很痛快嗎?”

李道宗道:“這世上很多人都是活該被名利所纏,畢竟嘴裏不停的說自己已經厭倦了,可是實際上還是忍不住要去爭名利。”

殷元點頭道:“不錯,這裏麵活該的人就有你和我。”

李道宗看著對方道:“說得對,那咱們就去喝酒,你替我送個行,如何?”

殷元道:“那就好,我跟你好好的送送行,祝你馬到成功,別再斂財了。”

李道宗瞪了一眼殷元,拉著殷元去喝酒了。

李道宗給殷元還是講過不少道理的,在吐穀渾的時候,他仿佛就是一個智者。迄今為止,殷元也沒覺得李道宗變蠢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他這個人現在就是這個樣子,總是把自己的能耐藏的很好,但並不顯得很機智,反而漏洞百出,總是被人罵幾句,甚至被李世民也不喜歡。

這人,有時候躲來躲去的東西,最終還是無處可躲,他李道宗,最終還是沒能躲開權力的鬥爭。

李道宗和殷元喝的不多就醉了,也許是因為心裏苦悶,他有些不勝酒力了。

殷元覺得,長安這裏的朋友往後會越來越少,能說的上幾句的,漸漸的都會離開這裏。

殷元準備了幾車紙,送給了李道宗,都是上好的宣紙,能買個好價錢的,就算是別人知道了,也說不成個李道宗又斂財了什麽的。畢竟,紙可是個文雅的東西,怎麽能跟錢財這種東西往一起扯呢!所以說,這個禮送的,殷元自認為還是很不錯的。

李道宗看到那些紙的時候,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就是這麽多的紙,難道讓自己就這麽運走麽,這純屬坑自己呀!那可是滿滿的五大車紙,而且殷家的馬車,都是特製的大馬車,是他的工業區裏大量的運輸派生的東西。

李道宗看著送東西來的彭籍道:“彭籍,你家工業是不是特地來消遣我,我一個離京的人,給我五車紙幹嘛?”

彭籍笑道:“這可是咱們倆自己產的紙,質量絕對上乘。就這麽跟您說吧,您從車上拿一張紙來,也夠您一頓飯的。首先,您也得知道,這是什麽樣的紙啊!”

李道宗心生好奇,正想打開看看,彭籍從身上掏出來一張紙片道:“郡王,請過目。”

李道宗拿在手裏看了看,紙張潔白如雪,摸了摸之後,李道宗神色微微一變道:“好,真的是上乘的紙張,恐怕是一張打開之後,老夫都不舍的用呢!”

彭籍笑道:“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但是公爺說了,這點紙到了您手裏請盡快賣掉,往後這紙還值不值錢,就很難說了。”

李道宗一愣道:“你們家公爺,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紙?”

彭籍道:“我已經說過了,這紙,是自家產的。”

李道宗點了點頭,殷元的作坊一直擅長創造奇跡,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的。既然殷元這麽說,看來自己是一定得脫手了。

彭籍笑道:“舍得下十萬貫相助公爺通商,卻要和貪官汙吏同流合汙。江夏郡王,你是我佩服之人啊!這些車馬,暫且不用還了。我會讓他們跟您去一趟,等到這五輛車裝滿了錢,他們就可以回來了。”

李道宗驚訝道:“什麽意思,難道指望我跟他們一起去斂財?”

彭籍笑道:“都說了您貪得無厭了,那咱們就貫徹到底,到了地方之後,他們自然會用得著郡王相助,到時候,郡王可以和我家公爺二一添作五嘛!”

李道宗皺眉道:“你什麽意思,你家公爺又是什麽意思?”

彭籍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嘛!再說了,您可是江夏郡王,貪財怎麽了,這也不是什麽大事。隻要您願意,錢財還可以更多。隻不過公爺說了,您可別用力過猛了,有時候裝孫子裝慣了,就忘了自己是個爺了。”

李道宗認識彭籍也已經很久了,他認為什麽樣的主子培養什麽樣的人,這彭籍說話和殷元如出一轍。要不是年紀大了,而且彭籍看起來也不是個善茬的話,他都想打一頓。

不過,李道宗依然感受到了殷元濃濃的情義,封彭籍離開之後,李道宗看著遠方道:“謝謝你了,殷懷素,你這個殺千刀的。”

殷元又發了個噴嚏,鑒於沒有打第二個,他覺得這次一定是有人在念叨自己,很可能是在誹謗。

李道宗離開以後李世民就聽說了殷元送紙的事情,於是想起去年秋天的事情,當紙衣剛開始發的時候,說是庫存還不夠呢,結果發著發著還多餘出來了。錢還是用了那些錢,但是殷元到底是怎麽弄出來的,這就讓李世民想入非非了。

聯係到殷元說自己可以造紙,李世民覺得自己應該再去看看殷元的工廠。如今,他總是會惦記這點生意,不是因為他皇家一年的進項,而是期盼著殷元還能搞出來點好東西。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宮裏突然發生了劇變。

殷元帶著孫思邈,馬車在大街上極速的前進,進到宮裏的時候,孫思邈立刻去給長孫皇後瞧病了。這一次,就算是孫思邈,也是愁容滿麵。

母儀天下的文德皇後,終於還是又到了生命的盡頭。殷元覺得,生死這種事情,真的是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改變的。

三日後,長孫皇後薨於立政殿,標誌著千古賢後,退出了大唐的舞台。縱觀她的一生,可以說在封建王朝的女子中,是一種典範。她顧得了家,也能顧得了國。

殷元知道,長孫皇後對於自己,也算是很不錯的了。雖然自己沒能幫助她的兩個大兒子,但是對自己卻充滿了長輩的關愛。在最後殷元帶著孫思邈去瞧病的時候,長孫皇後還單獨召見了他,但是這一次,她卻給殷元帶來了一件他認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