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二十七章 轉戰青州

字體:16+-

呂布一死,下邳城中的守軍再無軍心戰鬥下去,很快便被曹操部下的精兵悍將們所震伏,大多跪地請降,連呂布最為倚重的並州狼騎亦是如此。

徐州之戰,以曹操笑到最後畫上了句號。在這次戰役中,曹軍將士們打的頗為輕鬆,除了最初的幾場惡戰之外,大多數時候守軍的抵抗之心並不強烈,因此曹軍的損失並不大,甚至很多將士還感到沒有殺夠,心中覺的有些不過癮呢。

曹操通過這一戰,再次揚名天下,讓天下人再一次見識到了他的智慧與狠辣。

說他智慧,是因為在攻打徐州的過程中,曹操的布局極為精妙,整個作戰過程連貫有序,還能在出現變故的時候隨機應變,將不利的局勢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形勢,數次將呂布甚至陳宮玩弄於股掌之間,這絕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說他狠辣,則是因為在戰爭的前期,曹操接連下令屠城,曹軍將士在這道命令之下接連屠殺了十餘座城池,不論出身,不問年齡,一律雞犬不留。甚至在拿下了徐州城之後,曹操仍然縱容部下的將士在城內肆意燒殺搶掠,逼迫的徐州的豪強望族不得不獻出全部的家財來換取平安。經此一役之後,徐州的人口銳減了數十萬,將近一半的人口都喪身在了屠殺之中。

有些人認為曹操是睿智的,他對戰局的把握無可挑剔,屠殺徐州數十萬百姓雖然狠辣,卻也是因為他的手中沒有那麽多的糧食供養戰俘,隻能借著屠殺來減少自己的負擔,同時借此震懾徐州的豪強,並削弱他們的勢力,讓他們從今以後俯首稱臣,再不敢生出二心,這對今後治理徐州是極為有利的。況且中原之地人口眾多,兗、豫二州地勢狹小,卻早已人滿為患,將徐州的人口清理掉一些,也方便將中原的人遷徙過來,這些生活在曹操的治下中原百姓,對曹操的認可程度比較高,也利於帶動徐州剩餘的百姓歸心於曹操。

另外有人認為,曹操無論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都不該將刀鋒對準普通的黎民百姓,才乃是不仁不義之舉,殺戮太重,今後早晚必遭天譴。

一時之間,各種議論之聲喧囂塵上,充斥在大漢各地的鄉村、田野、茶館、酒舍……成為了名士們進行辯論的主流話題。

對於這些所謂名士們的辯論,暫時留守在徐州城的曹操也有所耳聞,卻隻是一笑而過。

眾口鑠金,那也隻是相對而言,普通人若是被這樣口誅筆伐,早已經活不下去了,可曹操是誰?他可是當朝的丞相,劉協親封的魏公啊!難道還會怕這些流言蜚語不成!

曹操的個子雖然不高大,心胸卻寬廣的很,那些不痛不癢的辯論,根本不會被他放在心上。而且以曹操今時今日的地位、權柄,那些爭論也能是流傳於坊市之間,絕無人敢當著曹操的麵將這些話說出來,既然如此,曹操有何必去斤斤計較呢?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去看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究竟生的是何等的美貌呢。

在駐留徐州期間,曹操用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對徐州城進行了一次大整頓。無非是安撫民眾,將屠殺的過錯歸咎與呂布的不肯臣服;招攬可堪一用的官吏,讓他們到徐州的各個崗位上任職,以加強對徐州的管理;將呂布降軍進行分化,戰力強悍的留下來編入自己的部隊之中,戰力低下的便去除軍籍,遣散到各地充當勞動力……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並州狼騎。這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且作戰經驗豐富的騎兵隊伍,精銳程度比起曹操的虎豹騎來,也僅是相差一線而已。對於這樣一直既成的戰鬥力,曹操可不會暴殄天物。他將並州狼騎打散了編製,一半的人編入了虎豹騎中,另一半人則是分散到了麾下幾名大將的騎兵隊伍裏。

等徐州的局勢安穩下來之後,曹操以天子劉協之名,任命毛玠為新一任的徐州牧,陳登為徐州長史,協助毛玠處理徐州的軍政要務,並留下副將七人,官吏五名,一並幫助毛玠。

接下來,曹操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動作,他沒有班師回朝,反而是在向天子劉協上了一道奏折之後,揮兵北上,沿著徐州的官道,率領數十位文武將官,帶領十萬精兵,殺向了青州。

青州緊鄰徐州,地域寬廣,比鄰東海,與徐州一樣,都是富庶之地。但也因為富庶,駐守在青州的漢兵逐漸開始貪圖享樂,戰鬥力極為低下。這就導致青州境內盜匪猖獗,且屢禁不止。尤其是在臧霸率部逃回青州之後,泰山賊寇爭相歸附,在曹操治理徐州的這段時間之內,臧霸竟是硬生生的拉起了一直十餘萬人的隊伍,隱隱有割據青州的勢頭。若非青州境內還殘存著十餘支黃巾餘黨,各自盤踞一隅,與臧霸分庭抗禮,怕是臧霸早就一統青州了。

鑒於青州的混亂,各方勢力、賊寇橫行,故此沒有人願意到青州來擔任州牧,所以青州目前是沒有州牧的。曹操在拿下了徐州之後,便將下一步的戰略方針放到了青州。徐州之戰,曹軍並沒有什麽損耗,將士們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體力也恢複到了最佳狀態,前往征討青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且曹操自有他的考慮。臧霸和呂布不同,臧霸武力雖然並不出眾,可統禦力極強,在青州影響力極大,若是讓他真的割據了青州,成為一方諸侯,是很不利於曹操北上攻打袁紹的大戰略的,所以曹操便決定,趁著如今臧霸回到青州沒多久,羽翼未豐之際,解除掉這個後顧之憂,順便將青州納入自己的囊中,成為自己組建水軍的根據地,以便為日後南下江淮做好準備。

另外,那些在青州橫行無忌的黃巾餘黨,也的確是該收拾一下了,十餘支黃巾餘黨,各為旗號,加起來足有數十萬人之眾,這可是一塊兒大肥肉,曹操便是想將其一口吞下!

人們常說曹操狼子野心,事實上的確也是如此,曹操的胃口確實很大。他可並不滿足於一個徐州,甚至是青州。隔著長江天險的江淮之地,也成為了他後續的戰鬥目標。

曹操的大胃口,究竟是野心,還是雄心壯誌,怕是誰也說不清楚。

在曹操率兵前往青州的時候,長安城中此時卻迎回了一支部隊。

曆經數年時間的征伐,張遼終於率領部隊從西域都護府回到了長安,既是回來述職,同時也把他在西域發展的部隊帶了回來。

當初出征,隨同張遼出征的,武將有徐晃、高順,文臣有成公英和楊阜,此外便是馬休、馬鐵、馬岱三兄弟了。他們這些人當初帶兵遠征西域之時,所帶領的隻有五萬精兵,如今張遼率領部隊凱旋歸來,人數上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多了一些,帶回來的這支部隊足足有七萬人之多,這還不算張遼留在西域鎮守的部分士兵,不然的話怕是要超過十萬之眾了。

這次跟隨張遼回來的兵馬中,沒有高順和成公英的身影,而是留在了西域。其餘人等,盡皆跟隨張遼回到了長安。有心之人不難發現,在張遼的部隊中,不乏高鼻梁、金發碧眼的威猛異域男子,他們原本都是西域數十個小國的精兵,如今卻已是張遼麾下忠貞不二的部屬了。由此可見,張遼不但帶兵打仗能力出眾,在整治將士層麵所體現出來的統禦力,亦是相當的不俗。

能夠一舉消滅西域數十小國,將西域遼闊的地域重新納入大漢的版圖之中,並且令絲綢之路重新開通,張遼的這份功勞不可謂不大。張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擺脫了曾經烙印在他身上的董卓餘黨、呂布舊部的印記,令不少原本對她有些偏見的官員們,開始重新審視起他來,更令天下人知曉了張遼威震西域的威風。憑著數年來在艱苦戰爭中體現出來的指揮藝術,以及用妥帖的手段處理好了戰後的一應事宜,張遼現在已經完全有資格進入馬超軍事集團的核心圈子了。

因此,在剛剛得知張遼班師歸來的消息之後,馬超便率領長安城中的文物將官數十人,親自出城十裏相應,以彰顯張遼的彪炳戰績。

在見到馬超的第一眼,張遼忍不住熱淚盈眶,翻身下馬,叩拜在馬超的馬前,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沒有比張遼更清楚,馬超對他是如何的看重了。當初馬超力排眾議,將張遼提拔為遠征西域的統帥,既是對張遼能力的肯定,同時也是給他一個機會,讓他重新開始,張遼心中怎麽會不明白?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張遼這匹千裏馬,此前十餘年的時間中轉戰南北,曆經了丁原、董卓、呂布三人,卻始終無法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才能,是馬超在他陷入迷途之際,成為了為他指點迷津的伯樂,給了他新的人生。

這份情誼,恩同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