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三十二章 遺計誅孫策

字體:16+-

冀州,鄴城。

此時,距離冀州易主,已經度過一年的時光了。

冀州在曹操的治理下,重現昔日的繁榮,馬超搬空北方三郡遺留的諸多問題,也被曹操妥善的解決掉了。

如今,曹操將軍政中心,從許都遷到了鄴城,隻留下少部分官員,以及那群百無一用的朝廷命官,陪著劉協呆在許都。馬騰,也被留在了許都。

不是曹操不想帶著馬騰一起到鄴城來,而是因為,當初為了誆騙馬騰進入許都,曹操假借劉協的名義,封了馬騰為衛尉,位列九卿之一。三公之下,便是九卿,這等高官,在名義上,還不是曹操能夠隨意調遣的。

為了能夠將劉協和馬騰,繼續掌控在自己的手裏,曹操在許都留下了足夠多的兵馬,時刻森嚴戒備,就連馬超麾下無孔不入的神機營,都無法輕易滲透進去。

鄴城一處新建的奢華府邸中,郭嘉麵色蒼白,躺在床榻上,呼吸微弱,顯然已是病入膏肓了。

曹操就坐在郭嘉的床榻邊,伸出一隻手,與郭嘉顫抖的手掌握在一起。

“奉孝,奉孝啊,吾視汝如子,本待百年之後,托付身後事與汝,汝怎能一病不起,令吾擔憂啊?”曹操神色有些難過,看著郭嘉的眼神中,帶著濃濃的憂愁。

自從平定了冀州之後,郭嘉因為水土不服,再加上之前縱情聲色犬馬,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在半年前,終於一病不起,在榻上一躺就是半年多,曹操請來了眾多名醫,欲要盡全力救治郭嘉,可惜收效甚微,郭嘉的病情,始終沒有什麽起色,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在郭嘉之前,同為曹操麾下四大智囊的戲忠戲誌才,便因病去世,令曹操自歎失去了一條手臂。如今眼看著郭嘉即將步入戲誌才的後塵,曹操心中,真是萬分痛楚,就像是兩條手臂,同時被人斬斷了一般難受。

“魏……公,咳咳,郭嘉有幸……咳咳,能追隨魏公十餘年,心願已足,咳咳……再不敢有旁的奢求了。可惜,嘉無法親眼看到……咳咳,魏公一統天下的那一日了……咳咳……”

郭嘉氣喘籲籲,一邊劇烈的咳嗽著,一邊勉強說道:“郭嘉死後,咳咳……魏公千萬不要難過,咳咳……一切,都應以大局為重……咳咳……西北那邊,不久後,異變將起……咳咳,魏公當可提兵前往,剿滅馬兒。咳咳……東南邊,郭嘉想出了一個辦法,雖不能盡滅逆賊,但仍可令江東大亂,數年無力北上,為魏公平定西北……咳咳,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說著,郭嘉從貼身衣物內,取出一個錦囊,交到了曹操的手上。

曹操結果錦囊,不由得老淚縱橫:“奉孝病重至此,猶然不忘為吾分憂……奉孝啊,汝若撒手人寰,叫吾……再去哪裏尋第二個郭奉孝啊!”

都說曹操奸詐,對人從來不會用真心,哪怕是對待幾個兒子,曹操依然如此。殊不知,人都有七情六欲,隻要還活在世上,就超脫不了情感的束縛。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曹操並非無情,而是他思考問題的角度,與世間大多數人不同罷了。身居魏公高位,高處不勝寒,為了保護自己,曹操隻能讓自己變得冷酷,唯有冷酷之人,才會讓人感到害怕,才能讓自己的軍事集團,變的更加穩定。

對待曹丕等幾個兒子,曹操其實也是很用心的。隻是他知道,將來繼承自己位置的兒子,絕不能是優柔寡斷之人,所以,他才會刻意的用冷酷和無情,來磨礪自己的兒子們。曹操這樣做,隻是想讓繼承他位置的那個兒子,能夠比他自己做的更好,走的更遠罷了。

三日後,郭嘉在和病痛抗爭了半年時光後,終於敗下陣來,辭世而去。

曹操在痛不欲生的哭泣中,一手扶著郭嘉的靈柩,一手緊緊攥著郭嘉給他的錦囊,親自為郭嘉下葬。

在曹操部下已故的部舊中,還從未有人,得到過曹操如此格外的恩寵。隻可惜,逝者已矣,郭嘉縱然才華驚豔,卻抵不過命運的擺弄,還未在這個世界上,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便宛如一顆流星,轟然墜地。

懷著悲痛的心情,安葬好了郭嘉,並處理好了郭嘉的身後事之後,曹操獨自一個人,來到了鄴城的城頭,迎著夜風,在身邊火把的映照下,珍而重之的打開了郭嘉留給他的錦囊。

良久,曹操抬起頭來,已是淚流滿麵:“奉孝啊,奉孝妙計,可安天下啊!奈何,天不佑奉孝,天不佑本公啊……”

夜風中,曹操潸然淚下,他的背影,在夜幕中,顯得是那樣的孤寂。

轉眼間,冬去春來。

又是一個年關,在指間悄然溜走。

銀裝素裹的冀州大地,開始迸發出昂然的綠意,樹枝上,冒出了嫩嫩的枝芽。

郭嘉去世,已經整整一百日了。

在郭嘉的墓前,曹操靜靜地站立著,似是在緬懷,他和郭嘉共同相處的那段歲月。

沉默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穩重的荀彧顯得很是急切,快步來到曹操的身後,語速極快的說道:“稟告魏公,江東那邊傳來消息……”

“可是那頭江東猛虎,已然辭世?”曹操頭也沒回,淡淡的問道,似是早就知道了答案。

荀彧錯愕了一下,點頭答道:“誠然。卻不知魏公如何事先知悉?”

“春暖花開,江東猛虎憋了一整個冬天,興致盎然的出門狩獵,路遇一直麋鹿,追逐之下,與隨從越來越遠,在林間,遇到了昔日被他滅門的許貢門客,遇刺身亡,然否?”

曹操就像是長出了一雙千裏眼,能夠親眼見到千裏之外的點點滴滴,平淡的敘述著。

荀彧更加驚愕了,因為曹操的講述,與他剛剛到手的諜報,內容一般無二!要知道,這份諜報,荀彧也是剛看了一遍,還未來得及向任何人訴說啊!

王佐之才,終究是王佐之才。

經過最初的錯愕,荀彧很快就反映了過來,震驚的看向郭嘉的墓碑,驚歎道:“奉孝之謀,神鬼莫測也!如此安排,當真是天衣無縫!”

不用說,曹操未卜先知,並非是他真的生出了千裏眼,而是,這一切的事情,是早就安排好的了!能以大智慧,定下這個計策的人,非郭奉孝莫屬!難怪今日一早,曹操便來到了郭嘉的墳墓前,一直安靜的守望,而不肯離去,想必,他已經料到,孫策身死的消息,理應在近幾日傳來,故而先一步來到郭嘉這裏,是想和郭嘉一起分享這個消息吧。

荀彧理清了思路之後,整個事情在他的腦子裏,豁然開朗起來。

孫策,江東猛虎也。然,過剛則易折。太過迷信武力的孫策,早已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唯一能讓他收起傲氣的,或許便隻有長安的那位冠軍侯了。

正是因為孫策剛猛異常,做事往往不拘小節。在苦悶了整整一個冬天之後,自持武勇的孫策,必然會外出打獵,以發泄心中的悶氣。

逢林莫入,這是一條用無數人的鮮血,換回來的經驗教訓。可這條鐵律,孫策根本就不會看在眼中。於是,在密集的叢林中,武力超過常人的孫策,在沒有武器在手的情況下,被人以有心算無心,刺殺當場。

三年前,在爭奪荊州西部的時候,孫策便曾遇刺詐死,以此來擾亂視線,最終忽出奇兵,殺死了劉表部下的黃祖,占據了大半個江夏。

沒想到,到了最後,就像是宿命的輪回一樣,孫策終究還是死在了刺殺之下。這是巧合嗎?荀彧認為不是。這是郭嘉利用了孫策心理上的盲點,精心策劃的一次刺殺。

孫策自導自演了,一場遇刺身亡的好戲之後,便會下意識的認為,沒有人再敢真的刺殺於他。卻沒想到,郭嘉抓住了這一點,翻手之間,致孫策於死地。

“江東,如今奉誰人為主?”

良久,曹操依舊注視著郭嘉的墓碑,問向身後的荀彧。

荀彧收起心中的震驚,答道:“江東之人,公推孫堅的次子孫權孫仲謀,坐領江東。”

“原來是那個紫髯碧眼的小兒。江東之人,還算有幾分眼力。此子,將來的成就,未必在本公與馬孟起之下。不過,孫仲謀此刻還太過稚嫩,五年之內,還構不成任何的威脅。”曹操精準的總結著。

上前兩步,曹操將手搭在郭嘉的墓碑上,眼神忽而溫柔,忽而冷冽,在眼神複雜的變化中,曹操對荀彧說道:“開始籌措錢糧吧,讓諸將抓緊訓練,本公要與奉孝一起,將這天下,攪的天翻地覆!”

江東猛虎孫策身亡,稚子孫權接管江東,江東便暫時失去了威脅;劉備在荊州占據了三年,密探回報,他最近正在圖謀西川,頻繁與益州的劉璋又書信往來,誌不在中原。

在這樣的有利的大背景下,曹操準備積攢力量,與心目中最強勁的對手,堂堂正正的大戰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