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565章 嚴閣老倒戈

字體:16+-

“呃……”

完全出乎預料啊!

包大農本來都洗好了脖子等著嚴嵩站出來給自己致命一擊了,可是沒想到,嚴嵩居然站出來給自己講話?

不但給自己講話,而且還有意將萬福彩的做法在全國內推廣……

一個京師已經如此賺錢了,如果推廣到全國,那這銀子豈不是要如同水一般地湧來?

嘉靖皇帝也很是意外。

今天嘉靖皇帝之所以要帶包大農一起出席朝會,目的就是要正式告訴嚴嵩,包小友乃是朕的人,以後你最好收斂一點,不要那麽張狂!

但是如今的嚴嵩已然今非昔比,對嘉靖皇帝的命令陽奉陰違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嘉靖皇帝早已經做好了準備。

所以,即便是嘉靖皇帝也沒想到,嚴嵩居然會反過來為包大農講話。

海瑞更是覺得尷尬!

他上書罵了皇帝不假,可是罵皇帝隻能偶爾為之,罵以嚴嵩為首的嚴黨才是他的主要工作,可是今天,海瑞突然發現,整個朝堂之上,居然隻有嚴嵩和自己站在了包大農這一邊。

這豈不是說,自己和嚴嵩站在了同一戰線?

更吃驚的則是以刑部尚書為首的嚴黨。

那是徹底傻了他!

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嚴閣老分明與包家勢不兩立,水火不容已久,眼看今天就是短兵相接的時候,如今自己帶頭衝鋒,眼看就要勝利了,可是嚴閣老居然帶頭倒戈?

刑部尚書抬頭看看嘉靖皇帝,再看看嚴嵩,瞬間的工夫,脊梁上的冷汗已經濕透了衣服了。

到了這個時候,刑部尚書終於知道,自己已然成了炮灰了!

嚴嵩卻是穩如泰山,緩緩道:“皇上,老臣之前與小包先生之間多有誤會,可是經過昨天的事,老臣認識到,這萬福彩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今我大明朝雖然國勢日隆,但是麻煩也不少,雖說倭寇在東南吃了大虧,可到底勢力還在,不可小視,而北邊韃靼人隨時可能進犯,山西陝西兩省這兩年又連續遭災。朝廷連年用兵,還要賑濟災民,戶部的銀庫裏早已經空空如也了!”

嚴嵩轉過身來,看著跪倒一地的戶部尚書,慢慢道:“你說吧!”

戶部尚書的眼淚嘩啦一下子就流下來了。

太難了!

戶部乃是掌管天下賦稅的機構,可是這些年,朝廷控製的公田越來越少,這賦稅卻越來越重,直接導致更多的農民將自己名下的土地投獻給不用繳納賦稅的各級官員們。

對於這個惡性循環,戶部尚書心裏和明鏡似的,但是這話卻萬萬不能說,因為隻要這話一出口,自己就是與全天下的同僚為敵!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戶部尚書還是很明白的,更何況他自己的財路也在此處。

可是與此同時,他身為大明朝錢袋子的看管者,眼看著這錢袋子越來越空,如今百姓們的田賦已經提前繳納了三年了,若是再催逼,不知道會惹出什麽禍事來。

而與此同時,鹽稅所得一年比一年少,皇上的胃口一年比一年大!

來要錢的都是祖宗,哪個他也得罪不起。

得罪不起就要給錢,可是偏偏自己手裏沒錢!

過年之前,因為百官的俸祿已然拖欠了半個月,他的脊梁杆子都被人戳爛了。

戶部尚書抬起頭來,望著嘉靖皇帝,再看看嚴嵩。

這兩位,一個是拚命要錢的,一個是在自己錢袋子下麵挖了一個大洞的,可是哪個他也得罪不起啊!

戶部尚書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突然之間,悲從中來,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哎!難為你了!”嚴嵩淡淡地道。

“諸位,戶部尚書的難處,你們都看到了!老夫自然知道你們的想法,的確,萬福彩這主意有些偏,諸位大人們都是持身甚正的君子,個個張嘴都是大義,可是請問,你們的大義在前線將士的手裏可以變成刀槍嗎?你們的大義在災民的嘴裏會變成糧食嗎?”

“不會的!”嚴嵩心裏有些黯然。

雖然他是一代奸雄,可要成為奸雄,就必須有過人的眼光!

似海瑞這等君子,道德上自然是無可指摘了,可水至清則無魚的話又是說給誰聽的呢?

嚴嵩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也是靠著聖賢書的指引走上仕途的,更是在聖賢書的教導下在這大明官場上撞的頭破血流的!

如今垂垂老矣,嚴嵩早已看穿了一切,看懂了一切。

他不是無能之輩,也不是錚錚鐵骨,但是嚴嵩自信,自己的眼睛可以越過這些,看到更為本質的東西。

對於那些一輩子沉淪下僚的聖人說過的話,嚴嵩聽聽過,並不當真,這讓嚴嵩在媚上的同時少了很多心理負擔,同時也使得他的眼界更為開闊。

“如果諸位大人誰有更好的法子,不妨說出來!”嚴嵩的聲音還是很輕,但是卻重如九鼎。

一個皇上,一個首輔,如今都站在了包大農這一邊,另外還有一個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海瑞。

老虎一隻能攔路,耗子半筐也喂貓!

站在包大農這一邊的,雖然人數少,但全是重量級的。

過了片刻,刑部尚書突然站了起來,一副氣惱的樣子,道:“沒錯,是臣見識淺薄,未解其理,如今經過皇上和嚴閣老的開示,頓時覺得這萬福彩當真是個好主意!”

“沒錯沒錯,臣也沒什麽意見了!”

跪著的嚴黨們紛紛附和。

嘉靖皇帝的臉色緩和了許多。

雖然他心裏明白,這當口能改口的都是些不要臉的宵小之輩,可是隻有這些人懂自己的心思,讓自己不至於那麽難堪!

至於那些清流,居然還跪在朝堂之上不肯起來。

“諸位大人既然不肯起來,想必是有高見了!”嚴嵩沉聲道。

“皇上,臣冒死啟奏!”

突然之間,在眾多大臣的後麵響起了一個聲音,一人站了起來,大聲道:“皇上,天地生財,自有定數,取之有製,用之有節,如今萬福彩取財於民,如跗骨吸血,民脂民膏既空,他日朝廷需用時,又從何處來?”

大家夥抬起頭去偷偷看時,原來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這人包大農見過,正是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