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侵讓”·李北海和趙子昂
《書李北海帖》:
李北海此帖,遇難布處,字字侵讓,互用位置之法,獨高於人。世謂集賢師之,亦得其皮耳。蓋詳於肉而略於骨,辟如折枝海棠,不連鐵幹,添妝則可,生意卻虧。
“侵讓”二字最為精到,談書法者似未有人拈出。此實是結體布行之要訣。有侵,有讓,互相位置,互相照應,則字字如親骨肉,字與字之關係出。“侵讓”說可用於一切書法家,用之北海,覺尤切。如字字安分守己,互不幹涉,即成算子。如此書家,實是呆鳥。“折枝海棠,不連鐵幹”,也是說字是單擺浮擱的。
徐文長對趙子昂是有微詞的,但說得並不刻薄。《趙文敏墨跡洛神賦》雲:
古人論真行與篆隸,辨圓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於動,中以靜,終以媚。媚者蓋鋒稍溢出,其名曰姿態,鋒太藏則媚隱,太正則媚藏而不悅,故大蘇寬之以側筆取妍之說。趙文敏師李北海,淨均也,媚則趙勝李,動則李勝趙。夫子建見甄氏而深悅之,媚勝也,後人未見甄氏,讀子建賦無不深悅之者,賦之媚亦勝也。
徐文長這段話說得恍恍惚惚,簡直不知道是褒還是貶。“媚”總是不好的。子昂弱處正在媚。文長指出這和他的生活環境有關。《書子昂所寫道德經》雲:
世好趙書,女取其媚也,責以古服勁裝可乎?蓋帝胄王孫,裘馬輕纖,足稱其人矣。他書率然,而道德經為尤媚。然可以為槁澀頑粗,如世所稱枯柴蒸餅者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