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是指正統十四年(1449)明英宗在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縣境內)被瓦剌軍俘虜的一次事件。
瓦剌是蒙古族的一支。15世紀中期,瓦剌控製了整個蒙古高原,瓦剌的首領也先,經常率領騎兵騷擾明的邊境,掠奪人口和財物。
1449年秋,瓦剌分兵四路向明進攻,也先親率主力進攻大同。明軍在大同北麵的貓兒莊被瓦剌軍打得大敗。
瓦剌攻入的消息報到北京,專權的太監王振因為家在蔚州(今河北蔚縣),靠近大同,恐怕家鄉被瓦剌軍占領,便竭力唆使英宗在沒有應戰準備的情況下,親自率軍阻擊。兵部尚書鄺埜(kuàng yě)、兵部侍郎於謙等,都不同意王振的主張,竭力勸阻。但英宗受了王振的慫恿,不聽大家的勸阻,他命令他的弟弟郕(chéng)王朱祁鈺留守北京。鄺埜隨從率軍阻擊,於謙代理兵部事務。他限令兩天內把出兵的事情準備齊全。隨後,英宗和王振率領五十萬大軍倉促從北京出發。
8月中旬,大軍到大同,遇上狂風暴雨,兵士又冷又餓,夜間自相驚擾,軍中一片混亂。這時,明軍在北邊各戰場上到處失利。大同鎮守太監郭敬秘密地把各地慘敗的消息告訴王振。王振驚惶失措,趕快退兵。明軍退到宣府(今河北宣化),被瓦剌軍追上,大敗。這月末,明軍退到離懷來西南隻有二十多裏的土木堡,為等候王振的一千多輛輜重車,沒有進城,英宗等人夜間就留駐在土木堡。第二天,瓦剌軍追到,包圍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勢很高,挖井兩丈多深仍不能得到水,南邊十裏多路以外有一條河,也被瓦剌軍控製了。明軍被圍兩天,人馬得不到水喝,處境萬分危急。9月1日,瓦剌軍假裝退走,並派人來講和。王振不知是計,一麵派人議和,一麵下令移營到河邊去。正在明軍陣勢移動的時候,瓦剌騎兵突然從四麵八方衝殺過來。明軍兵士亂跑,秩序大亂,自相踐踏。結果英宗被俘,隨行的大臣死了幾百人;五十萬大軍死傷一半,騾馬損失二十多萬頭,盔甲、器械、輜重全被瓦剌軍奪去。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錘打死禍首王振,最後他自己也在突圍苦鬥中犧牲。
(徐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