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獄
清朝初期,在各地人民進行反抗滿族貴族統治鬥爭的同時,一些地主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曾經通過著書立說的方法來進行反抗鬥爭。清政府為了徹底消滅這種反清思想,便大興“文字獄”。“文字獄”是指詩文著作中某些內容觸犯了清政府的所謂禁忌,被清政府用為犯罪的罪證,借此來對反抗滿族貴族統治的知識分子進行屠殺的一種暴行。
康熙時最大的一次“文字獄”是康熙二年(1663)的莊廷鑨之獄。莊廷鑨得到了明朝朱國楨編寫的一部《明史》未完成稿,很高興,便集合一些人把它編寫完畢,由他自己署名刻印出版。這部書對於明朝後期漢滿統治階級的鬥爭寫得很具體,並且把清軍入關以後這一段時間的曆史不算作清史,而卻以南明為正統,叫作南明史,這就觸犯了清政府的忌諱。清政府下令將莊氏家族以及為該書作序的人、參加校閱的人、刻印的人、賣書的人、買書的人,一並處死,總共殺了好幾百人。事發時莊廷鑨已死,清政府還把他的屍首從墳墓裏掘出來戮屍。
康熙朝除莊廷鑨之獄以外,還有戴名世之獄也非常著名。戴名世是明朝遺老,他著的《南山集》中載有南明永曆皇帝(1646—1661在兩廣、雲、貴一帶建立過政權)的事跡,並且還采入了方孝標所著《滇黔紀聞》一書中有關明末清初的史實,結果清政府借此興大獄。戴名世被殺,戴、方兩家的男女老少都被充軍。
雍正朝“文字獄”中最大的一次是雍正七年(1729)的呂留良、曾靜之獄。呂留良是明朝遺老,他拒絕清政府的征聘,削發為僧,著書宣揚反清思想。曾靜讀了他的著作以後,派學生張熙去見川陝總督嶽鍾琪,勸他舉兵反清。嶽鍾琪表麵上假裝答應,引誘他們說出全部計劃,然後向清政府告密。清政府把早已死去的呂留良從棺中挖出戮屍;把他的兒子呂毅中、再傳弟子沈在寬處死,呂家的人被滅族。對於曾靜和張熙兩人,則假造口供,說他們已改過自新;雍正皇帝還利用假“供詞”作《大義覺迷錄》一書,欺騙當時和後代的人。
(朱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