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望廈條約》

字體:16+-

19世紀初期,美國的經濟發展雖然還遠遠不能和英國相比,甚至比法國也落後得多。但是,美國侵略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活動卻十分積極。

和英國侵略者一樣,美國早就把鴉片作為侵略和掠奪中國的主要工具。英國煙販在中國大規模販毒的同時,美國煙販的活動也十分猖獗。當時在廣州的美商,除了一家例外,其餘全部經營鴉片貿易。從嘉慶十一年到道光十四年(1806—1834),僅僅根據海關報告,美國煙販從土耳其運入廣州的鴉片就有8901箱。實際上,美國煙販販運鴉片主要是依靠走私,因此,他們運到中國的鴉片要比上述的數量多得多。隻是由於英國壟斷了印度這樣一個鴉片的最大產地,所以美國當時在對華鴉片貿易中,才僅次於英國而居第二位。

在鴉片走私活動中,美國毒販的手段並不比英國遜色。美國煙販的販毒船隻,常常懸掛著美國國旗作為掩護,或者把大批鴉片裝到棺材裏,冒稱船上水手的死屍,抬到陸上發售。甚至特別製造一種船隻,叫作“鴉片飛剪號”,實行武裝走私。這種特製的走私船隻,行駛迅速,武裝齊全。有一個美國人描寫一隻叫作“安特洛甫號”的這種“飛剪號”船說:“每一邊裝置大炮兩座,船中裝置湯姆炮一座,船桅四麵滿列長槍,船艙內有大箱,貯備大量手槍及刀劍。”當碰到中國的緝私船時,“鴉片飛剪號”就公開進行武裝對抗。

在鴉片戰爭時期,美國雖然由於力量不足,沒有直接參加武裝侵略,但是,從一開始,他們就和英國狼狽為奸,積極支持英國發動侵略戰爭,成為英國侵略者有力的幫凶。

還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商人就曾經積極幫助英國侵略者破壞中國的禁煙運動。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在虎門銷煙後敢於長期禁止英商具結進港,主要就是倚仗美國商人的幫助。當時美商代運、代銷、代購,包辦了英國在華的進出口商務,使得英國對華貿易並未因為拒絕進港而受到任何影響,因此義律才能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進行頑抗。他曾親自對美國旗昌洋行(當時美國煙販在中國最大的一個販毒組織)經理福士表示:如果沒有美國商人幫忙,他早就會為了貿易利益而具結進港了。

美國傳教士十分積極地參加了這場侵略活動,他們乘坐販運鴉片的“飛剪號”來到中國,胡說什麽“鴉片無害於中國人,像酒無害於美國人一樣”,把殺人不見血的毒品,說成就像在愉快的野餐中飲一杯甜酒一樣。其目的無非是要在鴉片的麻醉之外,再加上一種精神的麻醉。1839年,有一個在廣州活動的美國醫生彼得·巴駕還寫信給林則徐,勸林則徐“不要動武”,忘記“過去的一切仇恨”。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們又極力為英國侵略者辯護,曾經擔任美國總統的亞當姆斯在1841年發表演說,認為英國發動侵略戰爭是完全正當的,而在中國的美國傳教士納維斯則更加狂熱地為這次侵略戰爭喝彩,他大叫大嚷:“不管正當不正當,這次戰爭是按照神意用以開創我們與這個廣大帝國關係的新紀元的。”

美國之所以極力充當英國的幫凶,根本目的是企圖通過這次戰爭,趁火打劫,攫取侵略特權。早在1839年5月,在廣州的美國商人看到英國發動侵略戰爭已不可避免,就曾經上書美國政府,要求立即聯合英、法等國采取行動,以便“中國如果有好處給了別國”時,“美國也可以同樣得到好處”。所以,《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看見英國得到了那麽多的利益,非常眼紅,立刻跟蹤而來,利用清朝政府戰敗的懼外心理,從事訛詐和勒索。

1843年5月,美國政府派顧盛為專使,統率戰艦三艘,前來脅迫中國訂約。1844年2月,顧盛到達澳門,就威脅說美國艦隊正源源而來,如果清政府不接受美國的要求,就“有使中國人民再嚐戰禍之必要”。清政府被美國的戰爭威脅所嚇倒,1844年7月3日,派耆英和顧盛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了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除包括了中英《南京條約》所載的特權外,還增加了許多新條款,主要內容有下麵四點:

1.肯定了“利益均沾”的原則。在《望廈條約》中規定,中國如果給其他侵略者任何特權和利益,美國要“一體均沾”,也就是說,美國也可以取得同樣的一份。這就等於從清政府手裏拿到了一張無限期出賣中國主權的支票,美國可以任意取得所有侵略者在中國所取得的特權和利益。此後,其他侵略者紛紛要求給予“利益均沾”的特權,“利益均沾”成為各國侵略者侵略中國的共同基礎,中國成為各國侵略者共同宰割的對象。

2.剝奪了中國的關稅主權。《南京條約》規定海關稅則由中英“秉公議定”,《望廈條約》就更進一步規定,中國海關稅則的改變,要得到美國領事的允許。從此,外國領事掌握了中國海關稅率改變的大權。正是這樣,整個19世紀,外國貨物進口,都按照值百抽五,或低於值百抽五的稅率納稅,一直沒有改變,大大有利於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經濟掠奪。

3.徹底地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望廈條約》把訂約國人不受中國法律製裁的領事裁判權的範圍,由刑事擴大到民事,由五口擴大到其他各地,由有約國人擴大到無約國人,徹底地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侵略分子,在領事庇護下,可以為所欲為,不受中國法律的製裁。

4.進一步地破壞了中國領海主權。《望廈條約》以前,隻有外國兵艦可以在五個通商口岸停泊。《望廈條約》把商船也包括在內,從此,外國的兵艦、商船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橫衝直撞。

總之,《望廈條約》比《南京條約》更進一步地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獨立,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更深重的災難。

(楊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