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畝製度》
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以後,頒布了《天朝田畝製度》,它是太平天國進行革命和建國的偉大綱領。
《天朝田畝製度》這個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廣大被壓迫被剝削的農民群眾的鬥爭要求。文件規定一切土地財產都不應該私有,在這個原則之下,地主階級的私有土地當然應該沒收,分配給農民耕種。文件規定:“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將所有土地按好壞和產量分為九等,按人口多寡和勞力強弱,平均分配。婦女也可以和男子一樣分到土地。
《天朝田畝製度》還規定,每家種桑織布,養雞養豬,每二十五家設置木匠、石匠等搞副業和手工業生產。每年全部收成除留給自用外,其餘都歸國庫,個人不得私有。婚喪嫁娶由國庫開支,老幼無依的人由國家撫養,豐荒相濟,彼此幫助,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人間樂園。
《天朝田畝製度》又規定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和守土鄉官製,它的內容是:以家庭為基本組織細胞,每二十五家為一個單位,設一兩司馬,四兩司馬設一卒長,五卒長設一旅帥,五旅帥設一師帥,五師帥設一軍帥,一軍共一萬三千一百五十六家,每年每家出一人為伍卒,戰時殺敵,平時為農。軍帥以下稱鄉官,軍帥以上設監軍、總製,稱守土官。
按照這種組織製度,每二十五家自成一個獨立的政治、經濟的基層單位,統轄於兩司馬之下。兩司馬的權力很廣泛,從組織生產到居民消費,以及軍事、民政、財經、司法、教育、禮儀、宗教無所不管。其中特別規定:“力農者有賞,惰農者有罰”,獎勵好好生產和安定社會秩序。兩司馬的權力雖然很廣泛,但規定有嚴密的保舉升貶製度,以杜絕破壞分子從中弄權作惡。好官可以隨時提升,壞官也可以及時撤掉。
這些都是太平天國農民革命英雄們在《天朝田畝製度》中所規定的革命和建國的綱領。這個綱領有著徹底地反對封建製度的革命意義,它激發了廣大的農民群眾起來進行革命鬥爭。許多農民對地主不交租或少交地租,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勢力,並使農民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一些好處。但是《天朝田畝製度》企圖廢除私有財產,取消商品流通,這在當時生產力還很落後並且沒有無產階級進行領導的情況下,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是不符合當時曆史發展要求的,因此也是行不通的。《天朝田畝製度》所規定的平分土地的辦法,在當時也沒有實行。
(張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