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太平軍大敗“洋槍隊”

字體:16+-

1860年(鹹豐十年)5月,太平軍打破了清軍包圍天京的所謂“江南大營”,接著就乘勝東進。在傑出的軍事將領李秀成的指揮下,不到五十天的時間便攻克丹陽、常州、蘇州、嘉定、青浦等重要城鎮,兵鋒直指上海。這時防守上海的清軍隻有兩千多人,太平軍大兵壓境,使得中外反動派大為恐慌。聚集在上海的地主、官僚、買辦們,通過上海地方的封建官吏,和外國侵略者勾結起來,共同對付農民革命軍。在美國駐上海領事的授意之下,以美國華爾為首,募集了一批包括美、英、法、德、意等國的士兵,組織了一支以中國的地主富商出錢、外國侵略者出槍出人的國際反革命武裝——“洋槍隊”。

“洋槍隊”組成以後,就立即向正往上海前進的太平軍進攻。1860年8月,華爾帶領“洋槍隊”進攻青浦的太平軍,但“第一仗就被太平軍打得大敗”。據李秀成敘述,這一仗“殺死鬼兵六七百人,得其洋槍二千餘條,得其大炮十餘條,得洋莊(一種舊式洋炮)一百餘口,得其舟隻數百餘條”。華爾本人也受了重傷,隻得狼狽地逃回上海。

外國侵略者並不甘心於失敗,他們又招募了一批中外亡命之徒,把“洋槍隊”擴大到五千餘人。1862年1月,李秀成第二次進攻上海,上海人民紛紛起來響應太平軍。這次,英國海軍司令何伯、法國海軍司令卜羅德公開出來組織侵略聯軍,並且把李鴻章的軍隊運到上海來配合“洋槍隊”向太平軍大舉反撲。在高橋一戰中,勇敢的太平軍將士們頑強地抗擊著強大的反革命武裝,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幾乎抓住了何伯和華爾。英國駐上海的領事麥華陀報告說:“幸而那個地方有一隻小船,他們得以乘船逃走,不然,一定被太平軍捉去了。”

外國侵略軍在太平軍麵前屢戰屢敗,但在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麵前,卻異常凶狠殘暴。據記載,高橋戰鬥時,“洋槍隊”“第一件事即縱兵搶劫”。這些侵略強盜“拿取銀子多到不能不拋棄一部分,士兵們拿取之物超過他們所能攜帶的”。他們還野蠻地燒殺**,“洋槍隊”的頭子華爾就曾親手把捉到的太平軍“斬首開膛”,來滿足他的殘殺的獸欲。侵略強盜這樣放肆地欺負和屠殺中國人民,清朝封建統治者卻對他們感激涕零,竟賞華爾參將銜,並且把“洋槍隊”改名為“常勝軍”。

1862年5月,李秀成親率大軍第三次進攻上海。5月17日,太平軍與侵略軍會戰於太倉城下,當天未分勝負。第二天,又“開兵大戰”,結果又將侵略軍打得大敗。侵略軍被斬的有幾百人,逃走落水而死的有千餘人,被繳獲大炮洋槍不計其數。在戰鬥中,太平軍還活捉了華爾的副手法爾思德。太平軍愈戰愈強,大軍直抵上海城郊的徐家匯、虹橋、法華鎮等處。英法幹涉軍從此龜縮在上海城內,不敢再出來迎戰。李秀成說:“那時洋鬼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則即敗。”曾國藩在給皇帝奏折中也不得不承認,“夷人之畏長毛(長毛是反動派對太平軍的侮稱)亦與我同,委而去之,真情畢露。”不久,在浙東戰場上,太平軍打死了這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外國劊子手華爾。

手執土槍刀矛的太平軍英勇地抗擊裝備著最新式洋槍洋炮的外國侵略軍,並且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可惜當李秀成大敗“洋槍隊”,包圍了上海城的時候,天京正十分危急,李秀成不得不回援天京,侵略軍才得到死裏逃生的機會。

(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