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案
外國侵略者在用軍事、政治、經濟等手段侵略中國的同時,為了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摧毀中國人民的反抗意誌,還加緊進行了文化侵略。“傳教”就是外國資本主義進行文化侵略的一個重要手段。侵略者派了很多“傳教士”,披著宗教外衣來到中國,一方麵向中國人民灌輸奴化思想,愚弄和毒化中國人民,另一方麵他們也搜集情報,收買賣國賊,甚至霸占田產,包攬詞訟,殘殺良善,任意欺壓中國人民。中國人民對於這些無惡不作的“傳教士”恨之入骨,在19世紀下半期,曾經掀起過許多次反洋教鬥爭,天津教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次。
天津人民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曾遭到英法侵略聯軍的屠殺和**,戰後十年間,又受盡了外國侵略者的欺壓,新仇舊恨積壓在心頭。同治九年(1870),以教堂拐騙小孩為導火線,終於爆發了轟動中外的反侵略愛國鬥爭,一般稱為“天津教案”。
1870年,在天津破獲了許多起拐騙小孩的案件,都和法國天主堂育嬰堂有關。1870年6月21日,天津地方官到教堂查問拐騙小孩的罪犯王三,教堂中的法國侵略分子不僅隱藏罪犯,並向聚集教堂周圍的群眾挑釁,引起了衝突。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要求清朝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派兵鎮壓,崇厚也已照辦,可是豐大業認為崇厚派兵太少,鎮壓不力,大為不滿,手執雙槍,怒氣衝衝地跑到崇厚衙門,一見崇厚就叫嚷說:“聽說老百姓想要我的命,你先給我死!”接著就舉槍向崇厚開火,未中,又在崇厚衙門大打出手。
豐大業侮辱和槍擊中國官吏的消息很快傳開,幾千名憤怒的群眾聚集街頭。豐大業行凶未遂,在回領事館途中,十分驕橫囂張,他的秘書西蒙揮舞著利劍在前開路,向群眾挑釁。後來,當他們遇到天津縣官劉傑時,豐大業不分青紅皂白,開槍射擊,打死劉傑的隨從,西蒙也竟敢向群眾開火。這時,群眾已忍無可忍,一擁而上打死了豐大業和西蒙。接著鳴鑼聚眾,燒毀了法國在三岔河口的洋樓,即有名的“望海樓”,並打死無惡不作的法國教士十多人,其他國籍教士、商人七人。
來勢迅猛的“天津教案”發生後,嚇得侵略者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法、英、美、俄、德、比、西等七國,在中國人民反抗鬥爭的怒火麵前,狼狽為奸,聯合一起,一麵對清政府施加外交壓力,一麵把英、美、法等國艦隊集中至煙台與天津海口,對清政府進行戰爭恫嚇。法國趁機提出無理條件,聲稱清政府如不接受,就要把天津變成焦土,態度十分蠻橫。
清政府在洋大人的壓力麵前驚慌失措,立即派曾國藩到天津“查辦”,辦理結果還是向法國道歉、賠款,還把天津知府、知縣等官員二十五人充軍,並且隨隨便便把十六個無辜的老百姓處死,“以服洋人之心”。
(楊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