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常識

強學會 保國會

字體:16+-

“公車上書”以後,康有為等覺得要繼續宣傳變法維新,開通風氣,推動改良主義的政治運動,就必須把人聯絡起來,並且建立一個比較固定的組織。因此,1895年8月,由康有為發起,在北京成立了“強學會”。參加強學會的有一千多人,聲勢盛大。

強學會的宗旨是“求中國自強之學”。在康有為起草的強學會序文中,敘述了帝國主義虎視眈眈地想瓜分中國的危急情狀,要求培養人才,講求學業,以便禦侮圖強。強學會成立後,每十日集會一次,每次都有人演說。演說的內容也主要是敘說國家民族的危機,宣傳變法圖強的辦法。

為了“推廣京師之會”,康有為等又到上海組織“強學分會”。上海強學分會在章程中規定主要辦四件事:①譯印圖書,②發行報紙,③開圖書館,④設博物院。分會成立後,出版了《強學報》,每日印一小冊,免費分發給讀者,宣傳變法維新。

封建統治者一直是嚴格禁止人民集會結社的,他們當然不準許強學會的合法存在。這年冬天,李鴻章指使他的親家、禦史楊崇伊參劾(檢舉告發)強學會,說是私立會黨,議論朝政,應該禁止。慈禧太後立即下令封閉北京強學會和上海強學分會。

強學會雖被封禁,但它的影響卻很大。維新思想在很多知識分子和一部分官僚中很快傳播開來。在北京還有一些人暗暗地組織小的學會,幾天集會一次,進行活動。上海、廣東、湖南等地的維新活動也紛紛開展起來。全國各地彌漫了變法維新空氣。

康有為在強學會被禁後,就離開北京,回到了廣東老家講學,團聚維新人才。到了1897年冬,德國強占了膠州灣,接著其他各帝國主義也紛紛強占中國土地,民族危機達到空前嚴重的地步。康有為見此情形,立刻從廣東趕到北京,一方麵繼續向皇帝上書請求變法,另一方麵又在京城士大夫中間積極活動,準備重新組織學會。他先勸說各省旅京人士,組織地方性的學會,如由他自己發起組織了“粵學會”,由楊銳等發起組織了“蜀學會”,由楊深秀等發起組織了“陝學會”,由林旭等發起組織了“閩學會”等。

在這些地方性學會的基礎上,康有為又籌劃組建了一個全國性的大會。這時剛好各省舉人又來到北京應試,康有為等便邀集各省舉人和北京的一些士大夫組織了“保國會”。

1898年4月,保國會正式成立。開成立大會時,樓上樓下都坐滿了人,康有為發表演說,慷慨激昂,聽的人很多都流下了眼淚。

保國會先後開了三次會,影響越來越大,這就引起了封建頑固勢力的嫉恨。有些人特地印了“駁保國會”的小冊子;有些人故意製造謠言,攻擊保國會;有些守舊官僚就上奏章彈劾保國會;甚至有些頑固派專門組織了“非保國會”,和保國會對抗。

在這種情形下,保國會的發起人之一、投機官僚李盛鐸見勢不妙,竟然自己上疏彈劾保國會。同時,守舊大臣剛毅等也極力主張查禁保國會。但這時,封建統治集團中以不當權的光緒皇帝為首的一派,表示支持維新運動,並且不顧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的反對,下令實行變法,施行新政,發動了“戊戌變法”(1898年是舊曆戊戌年)。查禁保國會的事也就擱置了下來。不過,保國會雖然沒有被正式查禁,在封建頑固勢力的竭力破壞下,也就此停止了活動,實際上等於在無形中解散了。

(秦漢)